
2023年以来,方城县券桥镇始终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持续充实队伍力量、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服务保障,有力有效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上台阶、见实效。
充实队伍力量,选优配强乡村振兴“生力军”。每月一次召开党委会议研究部署乡村振兴工作,明确工作思路,切实扛起主体责任,压实帮扶责任,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工作紧迫感补齐短板弱项。层层压实责任。整合镇直部门,成立了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安全饮水、危房改造、产业就业等工作专班,定期召开调度会议,听取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组组长工作汇报,研究下一步工作。集中整合力量。整合包村干部、村两委班子、第一书记、帮扶人力量,将全镇26个行政村划分为5个管理区,由副科级分包片区,对管理区人员统一调配,统一指挥。强化队伍管理。加强人员管理。建立驻村第一书记及扶贫专干工作例会制度,明确职责,严格考勤管理。由责任组长对本人所在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返贫监测及乡村振兴工作负全责,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第一书记和驻村人员严格执行“五天四夜”驻村制度,每周召开工作例会,研究推进工作;村两委和帮扶责任人,严按照帮扶要求和安排,根据县、镇统一部署,扎实做好帮扶工作。同时实行常态化督查检查,按照工作实绩严格落实奖惩,保障了帮扶政策落地见效,为全镇防返贫及乡村振兴工作凝聚了最大合力。
聚焦重点任务,提高靶向发力的“精准度”。多措并举确保粮食安全。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持续推行“田长制”;投资72.5万元新打灌溉机电井36眼,基本实现高标准农田全覆盖。落实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政策9850户、耕地地力补贴政策10896户,克服天气影响完成了6.8万亩小麦抢收任务;及早谋划,抓好“三秋”生产,4.1万秋播玉米实现按时收获、及时晾晒。千方百计促进持续增收。落实脱贫户、监测户低保政策771户,特困政策511户;计生奖扶122人,公益岗位158人,教育补助482人,基础养老金1098人,高龄津贴1098人,优抚抚恤金41人,残疾护理补贴148人,残疾生活补贴400人。用活衔接资金夯实帮扶产业。实施帮扶项目3个帮扶资金1400余万元。强化就业帮扶。 “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培训300人,落实雨露计划短期技能培训54人;新增城镇就业771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35人,返乡下乡创业408人,新增技能人才培训221人,新增高技能人才培训185人。探索联农带农机制千方百计促农增收。公司绑合作社,产业发展精品化;合作社绑农户,搭起村民致富桥;村绑村,抱团发展闯出路;党员干部、“四代表一委员”绑农户,产业发展有思路;数字平台绑农户,促进农业信息化。大力建设和美乡村。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新建土山、辛庄美丽乡村示范村;开展“十好两优” “乡村光荣榜”选树活动,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广大群众以先进为榜样,唱响弘扬家庭美德、追求和谐友善、创造幸福生活的文明主旋律。
优化工作机制,打通服务乡村“最后一公里”。落实县乡村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机制,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工作要求。严格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真正实现“一户不返贫、无人新致贫”的目标。2023年全镇新进监测户15户59人,消除风险监测户22户75人。加强督导检查。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定期对近期重点整改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及时通报发现问题并跟进整改情况,确保各项工作提质增效,切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探索建立扶贫资产确权、经营、分配等制度,积极构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经营高效、监督到位”的扶贫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对扶贫资产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确保收益权、落实监管权,确保扶贫资产安全可控、阳光运行。推进公司化管理。鼓励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致富带头人、回创人才、乡村能人等,积极参与扶贫资产的运营,确保扶贫资产保值增值,同时完善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营机制,不断拓展村集体经济多元带动模式,丰富集体经济多元化结构,实现集体经济多层次壮大。(王炳中)
编辑:窦文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