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申伯雕像巍然矗立
市民深度接触自然
林中接官亭露出一角
碧水映胜景
1100米塑胶跑道亮相公园
林间漫步悠然自得
游人在公园最高处八角亭畅玩
游乐场充满欢声笑语
雪中亭台如诗如画
1月22日,天气晴好,申伯公园热闹非凡。欢声笑语中市民结伴而入,眼前挺立的申伯雕像凸显着公园的主题,温馨的游乐场中充满童言嬉笑,脚下舒适的步道蜿蜒于林间花旁……备受市民期待的申伯公园正以崭新的面貌走进市民生活,自然的美丽与和谐在冬日如阵阵清风在南阳城中吹拂。
这是一座以“申伯文化”为主题的城市大型综合公园,是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生动实践,更是市委、市政府一项重大决策部署的完美落地,是建设者们辛勤汗水浇灌出的丰满硕果,是南阳一张崭新的城市文化名片。
科学定位 打造文化新名片
先谋后事者逸,先事后图者失。决策者坚持以人为本,结合南阳历史文化找准定位,是申伯公园成功建设的基石。
申伯公园在中心城区范蠡路与汉冶路之间,东临申伯大道,位于我市生态绿地系统偏中心区域,拥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申国贵族墓”和“接官亭”,历史文化底蕴厚重,具有发展文化、休闲娱乐、教育、旅游和商贸的先天条件。
为将这一有利资源转变为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中的绿色动能,为周边居民增添新的休憩场所,市委、市政府紧抓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机遇,经过深入调研论证,在市城乡规划土地专家委员会2023年度第二次会议上决定修建申伯公园,并于3月正式开工建设。项目以古申国文化、接官亭文化和南阳本地文化为依托,结合现状资源条件、场地功能需求以及城市发展战略需求等各方面因素,以文化为核心,以文旅产业为基础,打造南阳文化形象新名片。
建设过程中,市委书记朱是西、市长王智慧高度关注项目进展,多次听取规划方案汇报,查看建设进度,要求按照“精筑城、强功能、优管理、兴产业、惠民生、运营好、广聚人”的要求,打造精品民生工程,全方位提升城市承载力、吸引力,增进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白红超和副市长张志强等市领导多次深入建设工地现场办公,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求参建单位倒排工期、交叉作业,早日让市民感受到城市更新提质带来的绿色福利。
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高效领导下,市创园办、市城市管理局、市园林绿化中心等主管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多次到现场调研指导,参与项目建设,保质量、抓进度,确保项目按计划顺利实施。宛城区上至区委区政府,下到汉冶街道老庄社区,无不积极配合,广泛发动群众;市林业局、林科院服从城市建设大局,积极配合征迁,在居民的支持理解下,短时间内共征迁民房住宅37户,公产房屋25处,合计征迁面积8219.95平方米,为项目顺利推进夯实了基础。
大干快上 树起精品新地标
彩旗飘飘、机声隆隆,运输车辆来往穿梭,施工人员埋头苦干,大型机械昼夜奋战……申伯公园建设的日日夜夜,凝聚了城市建设者的无数心血与汗水。
申伯公园项目总占地面积为177816平方米,其中城市道路面积为41922平方米,公园占地面积135894平方米,建设单位为南阳城投智慧停车管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为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与南阳市市政工程总公司。
项目自2023年3月份开工以来,参建单位始终聚焦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与之同频共振、同步合拍,保质量、赶工期,不断开拓创新,奋力打造南阳创新型文化主题项目新标杆。项目累计投入施工人员约6万人次,机械5000台班,完成外运垃圾2.4万立方米,种植土回填8万立方米,种植乔灌木3600余株,种植地被植物数十万株……施工现场一天一个样,月月大变样。
“体制机制上的创新为工程高效推进注入了活力。”项目部有关负责人说,南阳城投智慧停车管理有限公司与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树立先进、科学的管理理念,采用“PMC+Partnering”组合管理模式,双方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合作意识,最大限度地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工程项目管理目标顺利实现。同时,以项目管理理念为指导,变传统的金字塔式管理为“扁平化管理”,处理好各个分部项目目标间的关系,减少管理的层级,提高管理效率,制定科学的项目施工、管理方案,降低管理风险,确保项目正常施工。
在奋进的施工氛围中,项目涌现出一个又一个感人故事。申伯公园项目部生产经理谢辉从2023年4月份入职以来,带领全体员工抢晴天、战雨天,紧盯现场不放松,始终把工程质量视为第一件大事来抓。针对工程的特殊性,他对每道工序都亲自验收,平均一天下来能走4万多步,致使他患上了严重的膝关节滑膜炎。在治疗期间,他仍心系项目建设,身体稍微恢复一点就又投入工作,用辛勤汗水换来丰硕成果。
历时近11个月,申伯公园终于大景呈现,景观与城市规划深度结合,功能与周边的商业体相辅相成,成为提升区域整体形象、带动片区快速发展的一大绿色引擎。
以文铸魂 绘就古典山水画
申伯像下,家长正在给孩子漫读申国的历史;接官亭前,市民静立想象着古时迎送的场景;小山上,堆叠的石阶与各色植物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山水画……漫步在申伯公园,处处可以看到独具南阳特色的文化符号。
为将申伯公园打造成南阳创新型文化主题项目新标杆,市委、市政府格外重视项目的规划设计,要求有关部门会同设计单位深入分析城市发展战略、申伯公园区位以及南阳市建设三级公园的发展目标,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注重对申伯文化的挖掘研究,充分保护利用接官亭遗址,并结合南阳历史文化,以“古申国”文化为主,以“接官亭”为辅,打造一个具有景观、文化、功能三位一体的文化型主题公园。
几易其稿,不断提升,申伯公园最终形成了以传统古典山水画为底色、以南阳历史文化为魂魄的设计理念。
公园整体以中国传统古典山水画为设计风格参照,营造如入画境的游览体验。景区水系利用原有水面,向东南方向扩通一条溪流,用于活跃公园整体氛围。公园西北侧利用原有地势,将水体开挖和地下停车场建设时开挖的土堆叠在此处,形成山体,塑造出公园山环水绕的空间结构,总体形成山、林、坪、湖、池、溪的地形特色,营造具有古典韵味和山水画卷的地形风貌。
在山水景观的基础上,深度发掘古申国的历史文化,对南阳市地方文化和南阳乡土艺术进行提炼、概括,将传统的文化符号融于游息之中,体现公园文化特色,使公园成为具有历史文化积淀的城市休闲中心。同时,开拓有时代特色的活动项目,公园内各景点坚持“景点=文化性+经济效益”的设计理念,增强活动的趣味性、知识性,游人在愉悦的参与中,可领略到博大精深的地方文化,将公园打造成人气旺盛的市民活动中心。
生态优先 走好绿色发展路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申伯公园建设过程中,始终贯彻“以人为本”“两山论”的设计要点,既围绕入园群众感受注重景观环境可视性与实用性的结合,又利用新工艺打造绿色可持续的生态景观。
申伯公园周边,既有新城区又有老城区,既有学校小区又有商业中心,建设者通过对周边用地性质和交通流线的分析,结合公园内部分区功能与管理特点,对公园四周沿街区域设计采取了“界面定位+引导串联”的处理方式,形成对外开放的边界。同时,针对公园区域功能的不同和周边环境的差异,将其分为礼仪边界、活力边界、生态边界、园林边界四种,为居民提供丰富的游览体验。“公园内哪种步道应该铺装哪种硬度的路面,哪种座椅坐起来更舒服,路灯用哪种颜色更舒适……都经过无数次考证推敲。”项目负责人说。
近日,公园内塑胶跑道一亮相就获得众多市民赞誉。这条跑道从汉冶路公园南大门内西侧开始,总体呈环形绕公园一周,与公园内所有景点互相连通,其间还放有休息座椅,绿树掩映的跑道,在四周高楼的映衬下,显得静谧而舒展。跑道长1100米,也是中心城区最长的户外塑胶跑道。
在保证整体效果的前提下,申伯公园突出生态保护和生态发展理念,在规划与建设中合理顺应地形,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有地貌形态,随形造景。坚持植物造景为主,营造自然的植物群落结构和最大的生态绿量,创造人与绿地和谐共生的生态游憩环境。
同时,在各个细节处集思广益、大胆创新,广泛利用新材料、新技术,与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建设紧密结合,达到节约成本、节约能耗的生态绿色目标。比如在照明方面,采用LED节能灯作为主要照明设施,光效高、耗电少、寿命长、易维修,结合智能化控制系统可以大大减少场地夜间照明能耗。在排水方面采用新型节水环保技术,广泛铺设软式透水管,具有孔径小、渗透性好、耐腐蚀、耐微生物侵蚀,与土壤结合性好等优点,无论是人工灌溉水还是持续降雨,都能迅速将多余水分顺利渗入管内并及时排出。
如今,园内景色旖旎,环境清幽,游人如织。大家徜徉其中,休闲游玩、娱乐健身——申伯公园正以一座可游、可赏、可品的综合性文化主题公园亮相南阳城,助推我市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不断提高城市承载力、辐射力、竞争力、影响力、带动力、吸引力,为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增添靓丽一景。(统筹:王伟存 文/图:赵 洋 谢项伟 洪塔 谢康)
编辑:周俊含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河南南阳: 风雪中 那份坚守温暖城市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