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方城县券桥镇三间房村,田畴沃野织锦秀、粉墙黛瓦乡愁浓。孩童开心嬉戏,老人怡然遛弯,蔬菜大棚春意浓,棚内的群众忙碌而充实……一幅“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画卷徐徐铺展,令人心旷神怡。
2023年以来,河南省省级文明镇、省级卫生乡镇方城县券桥镇党委一班人,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建立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充分激活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战斗力,将“五星”支部创建与乡村振兴深度结合一处,深处下力、真处使劲、广处拓展,全力解锁新时代乡村治理密码。
走好特色路,打造党建高地。把五星支部创建工作与落实农村基层党建“四个一”机制结合起来,锚定“三星”支部成片、“四星”支部成批、“五星”支部全县领先目标,找准着力点,设置硬指标,细化创建办法、制定评价细则、明确激励政策、健全推进机制、强化督导检查,每周开展一次村级接处访,每两个月进行一次村务公开,每个季度开展一次党支部书记大比武,每月开展一次主题党日活动,推动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完善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让广大党员亮身份、担使命、作表率,让群众找得到人、说得上话、办得了事,激发全体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有新的作为。
打好优势牌,领跑产业赛道。进一步做大做强“一村一品”。做大做强大棚蔬菜产业,目前全镇蔬菜大棚发展到200余棚。进一步扩大花生种植面积,高油酸花生种植面积扩大到3万亩,成为经济作物的“半边天”。建设党桥、龙庄等小麦、玉米、花生等种子示范田3000余亩。建设大豆玉米带状符合种植试验田,种植大豆3000亩,复合种植大豆玉米套2000亩。引进“西瓜红”(普薯32号)红薯新品种,探索“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发展蜜薯500余亩帮助群众增收致富。进一步做大做强光伏产业,在14个村级光伏发电产业基础上,加大工作力度,强化统筹合作,逐步向农户光伏延伸。建成电商创业园,探索“电商直播+农业特色产业+工业产品”发展新模式,使优质农产品、工业品搭上“数字快车”,让“好收成”变成“好收入”。
画好生态图,擦亮宜居底色。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强化控尘、控煤、控车、控油、控排、控烧六控措施。开展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和潘河等河流垃圾治理和坑塘治理。因地制宜开展农田林网建设和村庄、通道绿化建设。栽植各类苗木50000余株,补植补造乡村道路27公里,农田林网植树14公里。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六清”(即:清垃圾、清污水、清沟塘、清违建、清杂物、清残垣断壁),治理“六乱”(整治乱堆乱放、整治乱倒乱扔、整治乱搭乱建),整改废旧房屋、闲置宅基地178处,规整修建小花园、小菜园、小游园等“四园”152个。打造精品路段17条,精品自然村22个,三间房、土山、辛庄等美丽乡村示范村带动作用明显。
奏好振兴曲,共谋幸福愿景。完善镇丰年文化合作社和25和村级分社的设施和人员配备,巡回演出活动26场次,录制抖音视频17个,通过线上线下的活动,观看演出的群众达到1.7万人次;主动对接落实好“电影下乡”“戏曲进乡村”活动,组织老电影放映活动17场次,组织演出优秀传统剧目12场次,1.2万农民群众在家门口欣赏到名家名剧的演出;组织开展“宣讲二十大文艺进基层”活动,推动各村编写村史,完成券桥镇志初稿编写工作,弘扬史志文化,乡村文化呈现出百花齐放局面。开展“十好两优”“乡村光荣榜”选树活动,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教育引导广大群众以先进为榜样,唱响弘扬家庭美德、追求和谐友善、创造幸福生活的文明主旋律。
答好民生卷,深耕平安沃土。完善行政村“一约四会”制度,形成了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不断完善矛盾调解机制,坚持“一事一分析、事事有对策”工作机制,保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同时,进一步做好智慧券桥提升工程建设,大力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雪亮工程建设,确保达到镇区不低于50路,各行政村平均不低于6路的视频监控系统,目前已经建设完成,运转正常,实现了县乡村三级互联互通。人防方面,该镇实行镇、村、组三级联防巡逻机制。镇成立一支不少于15人、村不少于8人的巡逻队,村民组3-5个组联合群防群治,各村各单位配齐手电筒、钢叉、防暴警棍等巡逻器械,实现了空中有监控、地面有巡逻、重点部位有技防的防控网络,让群众对楼村治安环境更放心、更满意。(王炳中)
编辑:窦文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