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阳网讯 近年来,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以地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为支撑,大力发展柞蚕、苗木花卉、中药材、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农村群众收入稳步攀升,进一步增强了广大群众迈步新征程、创造新生活的信心。
南召县板山坪镇富硒香菇基地的香菇 拍摄者 刘召阳
1月9日,记者在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板山坪镇富硒香菇基地看到,一座座香菇大棚依次排开,大棚内一袋袋菌棒整齐排列,一朵朵看似普通的香菇,带领当地农民唱起致富的歌。南召县菌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们正忙着采摘香菇,脸上挂满了丰收的喜悦。
南召县板山坪镇樊楼村村民卫阳: “现在俺这有了香菇合作社,我在这里干活,一个月有个三、四千块钱收入,还能照顾老人、孩子,生活真是有了奔头。”
南召县板山坪镇政府与河南省农科院合作,在樊楼村建立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中心香菇种植基地,采用生物转化工程,以香菇为载体,把无机硒肥通过菌丝转化变为人体可吸收利用的有机硒,融硒和香菇于一体,培育种植“富硒”香菇。仅南召县板山坪镇菌旺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富硒香菇就20万袋,年产值近400万元。
南召县菌旺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卢俊延 : “我们这里的地理位置对香菇生产极为有利,再加上有专家团队的技术指导,产出的香菇有机硒含量高,色香味俱佳,具有浓浓的菇香味。同时,生产原料非常广泛,可利用大米、小麦、大豆、玉米等农产品作营养基,一年四季可标准化生产,产品上市以来,购销两旺,供不应求。”
南召县按照“1+3+N”产业布局,持续抓好柞蚕养殖这一传统产业和苗木花卉、中药材种植、食用菌栽培3个支柱产业,艾草、乡村旅游等多个新兴产业,构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带动农村群众增收。
入冬以来,南召县白土岗镇杜村村的中药材种植大户董保存,每天都在对刚刚收获的防己、白蔹等中药材进行烘干处理。工人们有的对药材进行分拣,有的切片,忙的不亦乐乎。
南召县白土岗镇中药材种植大户董保存 : “今年咱主要挖的是粉防己和黄精两种药材,产量基本上达到理想了。粉防己咱们目前采挖的是300多亩,预计(收益)一亩地有个四五万块钱。”
伴随着乡村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南召县中药材、野菊花、有机梨、富硒香菇等竞争力强的特色产业兴起,培育建设了柞蚕现代农业产业园、酵素养生产业园、中药材产业发展融合示范园等乡村振兴产业园,打响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一大批小而精、特而美的特色农业品牌相继叫响。
南召县副县长 郑涛: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我们将聚焦聚力生态强县富民产业,围绕特色产业扩基地、搞加工、促增值,大力支持产品深加工,进而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附加值,促进一二三产相互融合,形成“种养加销”一体化产业循环模式,推进产业提质增效。同时,还将充分挖掘乡村资源,开发乡村旅游,形成农业产业与旅游、休闲、康养一体化发展格局,从而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支撑力,实现南召全面振兴发展。”
编辑:南召网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