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南阳市委手机党报 南阳网主办
2024年1月12日 星期五 癸卯年腊月初二
★公益广告:文明家园共创建 和谐生活齐分享
【便民】
★天气:今日8时-18时,晴,温度1~14℃,东北风<3级,中度污染。
★生活指数:气温较低,在户外运动请注意增加衣物。
◆导读◆
【时政】朱是西调研白河第三级橡胶坝拆除重建及卧龙桥扩孔工程
【时讯】我市列入2024年第一批省重点建设项目47个
【县市区】社旗县:抢抓机遇全力以赴拼经济
【乡镇】方城县拐河镇:“红十字助听”项目落地 百名老人获赠助听器
【关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发布
【民生】仲景大桥两端下穿工程即将通车
【热线】18338309119 63161599
浏览南阳日报、南阳晚报、南都晨报,请点击http://epaper.01ny.cn
【时政】
朱是西调研白河第三级橡胶坝拆除重建及卧龙桥扩孔工程
----------
1月11日,市委书记朱是西调研白河第三级橡胶坝拆除重建及卧龙桥扩孔工程时强调,要加强统筹协调,科学有序施工,坚持提速提效,突出为民惠民,切实把民生工程办好、办快、办出成效。白河第三级橡胶坝拆除重建及卧龙桥扩孔工程建成后,将进一步提高泄洪能力,优化生态景观,保障白河通航。(记者陈琰炜)(详见http://985.so/wyj7y)
王智慧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
----------
1月11日,市长王智慧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研究我市环境空气质量限期达标行动实施方案、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行动计划等。(记者范志钦)(详见http://985.so/wyj7q)
【时讯】
我市列入2024年第一批省重点建设项目47个
----------
2024年全省第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名单确定,我市有47个项目(含2个省直部门申报的重大航运项目),总投资182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34亿元,个数位居全省第三。此次公布省重点建设项目520个,涉及创新驱动能力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基础设施产业转型发展、绿色低碳转型、民生和社会事业改善等6大领域,总投资约2.1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约5830亿元。(全媒体记者赵洋)
2023年全市旅游综合收入541.33亿元
----------
2023年,我市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综合收入实现“双增长”,其中,旅游综合收入541.33亿元,共接待国内外游客8993.89万人次,与2022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22.5%和7.3%,全市旅游呈现供需两旺、质效双增的良好局面。(记者杨万里)(详见http://985.so/wyjts)
我市2023年度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通过省级验收
----------
1月8日至10日,河南省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验收组领导和专家对南阳市2023年度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进行了现场验收。我市接受验收的5家企业18台不符合产业政策要求的电机及气泵、水泵设备,此前已按照要求进行了淘汰,更换了符合产业政策的节能设备,并在市政府网站进行了公示,此次顺利通过省验收组验收。(南阳市工信局)
南信合高铁今年能开工吗?最新回复!
----------
南信合高铁连接河南省南阳市与信阳市,并延伸至安徽省合肥市,是两省间一条重要的交通大通道。1月11日,记者从河南省发展改革委获悉,目前该条高铁线路已完成预可研报告,正在编制可研报告,河南将积极推进相关工作,力争今年年底前开工建设。(河南日报)
【县市区】
社旗县:抢抓机遇全力以赴拼经济
----------
连日来,社旗县围绕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动员全县上下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全力推动重点任务和中心工作有序开展,以奋进之势奋战一季度,力争“开门红”。按照市委的要求和部署,社旗县聚焦关键领域、关键举措、关键抓手、关键项目,持续实施“四大战略”,着力打造“四个强县”,开展“八项行动”,抢抓机遇政策,强化改革创新,注重统筹兼顾,奋力突破争先。(全媒体记者王心一)
唐河县:超级粮食大县有担当
----------
唐河县总人口14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18万人,是个典型的农业大县,粮食种植面积超过345万亩,粮食总产稳定在27亿斤以上,也是全省名列前茅的产粮大县,全国超级产粮大县。唐河县的成绩单十分亮眼:12.2万亩玉米示范区内,化肥农药用量低于当地平均水平5%,病虫害绿色防控全覆盖,危害率控制在5%以内,平均亩产648.4公斤,比非项目区单产(平均单产487.2公斤)增产161.2公斤,节本增效33.1%。(河南日报农村版)(详见http://985.so/wyj00)
西峡县:快递进村 为幸福生活加“邮”
----------
2023年以来,西峡县邮政分公司坚持把“快递进村”作为服务乡村振兴的头等大事,积极对接邮政管理局、喜鹊鸟供应链公司,统筹协调交通运输、商务等部门,深化“邮快合作”,联合中通、极兔、韵达、圆通、申通5大快递企业共同推动“快递进村”,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成果共享”的运营模式,全面打通农产品进城“最初一公里”和消费品下乡“最后一公里”。(河南日报农村版)
镇平县:“种”出幸福生活
----------
近年来,镇平县积极培养和扶持农业加工企业,发展壮大以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社与农户建立产业发展利益联结机制,已初步形成以粮食、蔬菜、畜牧为三大基础产业,花木、观赏鱼、林果、中药材、食用菌为五大特色产业的“3+5”的农业产业发展格局。全县拥有粮油、蔬菜、莲藕、观赏鱼、林果、苗木和食用菌生产基地20多个,固定资产10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已达46家,实现产值35.2亿元。(中国经济网)
【乡镇】
西峡县二郎坪镇:菇香弥漫致富路
----------
1月11日,西峡县二郎坪镇中坪村香菇基地里,村民正在采摘新鲜香菇,保障春节市场供应。西峡县二郎坪镇通过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让农户通过务工或者承包的方式参与食用菌产业,带动部分群众增收。(记者张峰/摄)
方城县拐河镇:“红十字助听”项目落地 百名老人获赠助听器
----------
1月10日,市红十字会在方城县拐河镇举行“红十字助听”项目落地仪式,并为听障老人发放助听器。“红十字助听”项目主要帮助60岁以上家庭困难老人改善听力,提高生活质量。市红十字会积极争取“红十字助听”项目落地方城县,成为全省实施该项目的5个县区之一。当天,共为拐河、四里店等乡镇100名60岁以上的听障老人发放了助听器,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记者周梦)
【南阳慈善之声】
我市召开“送温暖、献爱心”社会捐助活动动员大会
----------
1月11日,南阳市“送温暖、献爱心”社会捐助活动动员大会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全市春节期间“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工作任务,动员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开展社会募捐,奉献爱心,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困难群众手中,使全市上下共同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会议现场还为48名困难群众代表发放救助金4.8万元和价值1.9万元的御寒衣物。(通讯员王玉)
【关注】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发布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1月11日发布。意见要求,“十四五”深入攻坚,实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十五五”巩固拓展,实现生态环境全面改善;“十六五”整体提升,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中国新闻网)
【民生】
仲景大桥两端下穿工程即将通车
----------
作为中心城区仲景大道快速化改造提升工程重要组成部分,仲景大桥两端下穿工程目前已进入全面收尾阶段,预计本月底通车。(记者刘佳霖)
【每日一景】
春泉(李长路/摄 来源:光影中国网)
【健康】
检测肿瘤标志物帮助早期发现癌症
----------
在肿瘤普查方面,肿瘤标志物检测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通过对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发现早期肿瘤患者,提高治愈率。例如在我国常见的肺癌、乳腺癌、胃癌等肿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显著影响。通过肿瘤标志物普查,有助于提高肿瘤的早期诊断率,降低肿瘤死亡率。(大河健康报)
【历史】
★2000年1月12日,中国政府首次派出民事警察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
★1920年1月12日,北京政府教育部废止文言教科书;
★1904年1月12日,清廷兴修京师观象台;
★1896年1月12日,康有为在上海创办《强学报》;
★1791年1月12日,四大徽班进北京,京剧开始形成。
【美食】
粉蒸排骨
----------
主料:排骨2块、红心薯1个;
辅料:郫县豆瓣2勺、姜粒适量、生抽1勺、盐少许、蒸肉米粉1包;
做法:
1.排骨洗净沥干,放郫县豆瓣、生抽、姜末、盐拌匀腌10分钟;
2.放入蒸肉米粉,加点水拌湿调匀后盖保鲜膜腌5小时;
3.红薯去皮洗净切小块放碗中;
4.加蒸肉米粉、少量盐和水拌匀;
5.红薯底层、排骨上层入蒸笼;
6.冷水上锅大火蒸1小时左右即可。
●温馨提示:
★南阳手机报法定工作日每天发送两期(早晚各一期)。更多新闻见南阳日报、南阳晚报、南阳网(www.01ny.cn)及南阳网官方微信(微信号:nywbbs)。
★主管单位:南阳日报社
★终审:黄术生
★校审:王鹏
★编辑:马钰春子 周颖 徐璐
★感谢您阅读本期手机报!如果您对本报有任何意见和建议,均可加微信:wangpeng-xjp留言。手机报投稿邮箱:nysjbbjb@163.com。
编辑:马钰春子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阳手机报1月11日晚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