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网讯(通讯员 胡启胜)近日,获悉南阳市淅川县教体局学生资助中心被河南省教育厅评为2023年度优秀单位,被南阳市教育局评为2023年度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先进集体。
近年来,淅川县学生资助工作,紧紧围绕“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总体目标,探索实施“124”资助工作法,细化过程管理,助力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维护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好资助政策宣传课。
完善“一个体系”,健全学生资助工作制度。为了落实责任,淅川县教体局学生资助中心制定“124”资助工作法,进一步优化县教体局、学校、年级三级领导组织架构,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的领导、管理、指导、协调,各级扛牢主体责任,完善学生资助工作“一个体系”。
实施“两个机制”,确保“应助尽助、一人不落”。遗漏补发机制,每学期执行常规资助、动态资助;在自查自纠中若发现有遗漏,在第二批次实施补发。实施纠错停发、退回机制,在资助过程中发现不该资助且尚未发放的及时停发,已发放的要求退回资金。
走访困难学生家庭。
生源地助学贷款现场。
着力“四个度”,变“管理”为“服务”。丰富资助政策宣传途径,扩大资助政策宣传的广度。通过淅川县学生资助中心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宣传。 全县各学校通过“两节课”、微信、宣传栏、展板、张贴宣传彩页、发放《国家学生资助政策》手册、《淅川县 2023年生源地助学贷款须知》等多种方式宣传资助政策,实现资助政策宣传全覆盖,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了解到国家政策,畅通申请渠道,解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后顾之忧。2023年,淅川县教育局学生资助中心制作资助政策宣传版面500余块,发放“淅川县学生资助政策明白卡”10万余份,有力的提高了教育民生工程的知晓度、满意度。数据赋能,让资助有精度。开学初,资助中心主动联系县乡村振兴局、民政局、残联等部门提供贫困人口信息,实行学校三级评审(班级、年级、学校),对在校生逐个摸排核实,建立完善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通过学校摸底和学生申报相结合的方式精准识别资助对象,确保比对识别出来的资助对象不重不漏。精准发放资助资金,让资助有准度。严格执行评审工作程序,并将评审结果按规定要求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通过惠民惠农补贴一卡通系统,实现精准发放。资助资金发放到位后,学校通过发放“学生受助情况温馨告知书”或电话、短信、微信告知学生及其家长,让其对资助政策、项目和金额清楚明白。始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让资助育人更有力度。淅川县教育局学生资助中心始终坚持育人为本的工作理念,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育人成才”来开展学生资助工作。仅2023年已为各级各类学校68077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资助资金3840余万元;已为 10773 名大学生办理助学贷款1.152亿元,确保每一位困难大学生未因经济困难而失学。淅川县爱心助学协会募集资金240余万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600余人、发放资助资金230余万元。近几年,淅川县教体局将资助育人纳入学校育人体系,各级各类学校按照学生资助与扶志扶智并举的要求,充分发挥资助育人功能,通过“感恩资助”主题班会、两节课、“诚信”手抄报比赛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让每位困境学子感恩励志、成人成才,引导受助学生感恩国家、感恩社会、感恩父母。
编辑:杜增波 校审:王南林 责任编辑:刘婉 监审:吕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