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阳网讯(全媒体记者杜增波)12月19日,南阳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攻坚突破争出彩”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七场南阳市教育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邀请教育局负责人介绍全市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所采取的措施和亮点成效,并回答在场媒体记者的提问。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河南省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推进教育现代化”。建强副中心城市,高质量的教育是根本支撑,没有教育的高质量,就不会有发展的高质量。一年来,在南阳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市教育事业得到了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满意度逐步提升,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力、贡献度越来越大。
今年7月12日,南阳市在全省率先召开了高规格的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出台了一系列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为南阳建设教育强市、打造全省教育高地、全国教育名地和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贡献教育智慧和力量。
在实施“两个集中”上发力,调整优化学校布局。积极推动“初中向县城集中、小学向乡镇集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指导各县(市、区)制订实施“两个集中”三年攻坚计划,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责任状,因地制宜,科学推进。今年秋期,已撤并20以下小规模学校近700所,32所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全部开工。
在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上发力,扩大集团化办学覆盖面。全市共成立义务教育阶段教育集团853个,参与学校1975所,集团化办学覆盖率98.86%,位居全省前列。城区集团化办学以紧密型为基本形式,2023年秋季中心城区和县城(含城郊)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实施。乡镇集团化办学以教育联盟为基本形式,乡镇初中、中心小学全部接受县城学校或优秀乡镇学校对口帮扶。农村集团化办学以乡镇中心小学与小规模学校一体化办学为基本形式,乡镇中心小学与必须保留的小规模学校(含教学点)全部实行一体化办学。
在普通高中结对帮扶上发力,加快县域高中发展步伐。普通高中结对帮扶采取优质高中和其他高中“1+1”帮扶模式。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将普通高中结对帮扶工作成效纳入年度普通高中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在派出交流人员原学校福利待遇不变的同时,绩效工资发放、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等方面向互派教师倾斜。教师到外校交流1年以上的工作经历作为其申报高级职称的必备条件。
在学前教育领航共建上发力,扩充学前教育资源规模。建立了以提高薄弱幼儿园办园水平为核心的领航共建机制,构建市、县、乡、园四级共建网络。每所领航幼儿园承担1至3所共建幼儿园的指导任务,采取专题培训、示范课、教学与游戏观摩、教师跟岗等灵活多样的方式,通过指导环境创建、强化规范管理等,有效提升薄弱幼儿园办园质量和管理水平。
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上发力,转变质量增长方式。深入开展“十万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万名班主任班会课大比武”等活动,计划通过5年努力,实现全市教师全参与、学段全覆盖、学科全涉及,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研、以赛促优,在全市形成“人人参与、个个创优、校校出彩”的课堂教学改革热潮。
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上发力,服务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统筹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加速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专业、就业“六业联动”;推动职业教育协同融合,围绕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全方位提升高技能产业工人培育质效;大力实施高校倍增和内涵提升计划,为南阳建设现代化副中心城市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科教兴国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下一步,全市教育系统将紧紧围绕“建设教育强市,打造全省教育高地、全国教育名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目标,全力聚焦“育人方式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聚焦实施两个集中,优化学校资源配置”“集团化办学改革,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聚焦人事制度改革,激发校长和教师队伍活力”“聚焦教育评价改革,树立正确办学导向”“职业教育改革,提高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能力”等六个方面的工作,创新举措、奋力突破,为南阳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贡献教育智慧和力量。
编辑:杜增波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西峡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风雪之夜除雪忙 困境之下显担当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