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峡县重阳镇:精准施策,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关注南阳网
西峡县重阳镇:精准施策,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作者:  杨森

  为持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一步做好易地搬迁安置区帮扶工作,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西峡县重阳镇坚持立足实际,精确谋划,多举措着力促进脱贫人口持续稳定增收,全力谱写好易地搬迁安置区“后半篇文章”。

  

  立足实际,扎实做好配套项目落实。重阳镇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立足思源村易地搬迁安置区实际情况,充分了解百姓诉求,做到早谋划、早安排、早行动,积极向县发改委申请香菇基地项目、香菇基地主干道硬化项目、香菇烘干基地项目,尽可能增加群众就业机会,不断夯实搬迁群众增收基础;安置区配套设施提升项目通过村级文化活动室和安置区文化广场建设,丰富安置区居民文化生活,实现搬迁群众身体素质的提高和精神面貌的改善,对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有重要意义。

  

  统筹部署,专业技能培训助力增收。充分发挥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作用,多方面摸排重点群体底数、劳动力就业需求,依托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全面摸清摸准脱贫劳动力就业状况,精准摸排有劳动能力的脱贫人口和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劳动力情况。借助“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开展专项培训,培训月嫂、营养师、厨师等专业技能,做到12人持证上岗。积极组织多次猕猴桃、香菇种植培训会,建立长期有效培训机制,坚持产业健康发展。积极主动对接镇级企业务工需求,为有务工意愿的劳动者搭建供需平台,建立“岗对岗”输送清单,围绕钰森菌业、越好食品等企业解决就业10人,确保空闲劳动力实现有序就业、稳定就业。

  

  精准施策,强化措施保障群众就业。聚焦部分搬迁群众家庭实际困难,积极争取并整合各类资源,开发并落实生态护林员、龙城环卫员、搬迁安置区保洁岗等公益性岗位25个,开拓更多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帮助脱贫人口实现“家门口”就业。充分利用原有土地资源,通过流转耕地种植猕猴桃中药材等方式,确保农田不荒废,搬迁群众有收入,实现产业发展与群众增收“双赢”目标。(通讯员 杨森)


编辑:杜增波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