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来袭,南阳市救助服务中心全力守护流浪乞讨人员— 风雪中,他们全城搜寻送温暖

关注南阳网
寒潮来袭,南阳市救助服务中心全力守护流浪乞讨人员— 风雪中,他们全城搜寻送温暖
作者:  王蕾

image.png

南阳市民政局和市救助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在火车站广场巡访流浪人员全媒体记者 王蕾 李辉 文/图

  

  “家是哪里的?穿得够不够?天气这么冷,跟我们去救助中心吧。”

  

  “今天夜里气温会降到零下,给你添个棉被吧,别冻坏了……”

  

  连日来,受强冷空气影响,南阳市的气温持续下降。为切实做好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防范应对工作,确保居无定所、流落街头的困难群众及时得到救助服务,我市救助服务中心及时启动寒冬极端天气应急预案,通过“白+黑”巡查模式,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流浪乞讨人员及临时遇困人员随时都能得到救助服务,全力保障寒冷天气下他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12月13日至14日凌晨,记者跟随市救助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奔走在车站、广场、游园、桥梁涵洞、废弃房屋等处,亲历他们的救助过程。

  

  应救尽救,让每一名受助者有衣穿有饭吃

  

  售票大厅、出站口、地下通道拐角处……经过一轮地毯式摸排巡查,已是上午9时30分,市救助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加快了巡查步伐,朝火车站广场东侧公交地下通道入口处走去。

  

  一名60多岁的老人正打地铺睡在通道入口的角落里。“大叔,你找到工作没,要是没有就跟家里联系,回去吧。”市救助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杨艳一边招呼着,一边告诉记者,老人已经在这里十多天了,家是内乡县赤眉镇的,觉得身体硬朗就想到南阳打工。天冷了,多次劝导,他就是不愿意到救助服务中心。

  

  “谢谢你们给我送来了棉被和吃的。我再找几天,实在找不到合适的活儿就回家。”这名老人一看是“老熟人”来了,忙坐起来应声。

  

  火车站、新华城市广场、人民公园、向阳荷花广场……巡查路上,市救助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不时给遇到的环卫工人、保安、临街商户等发放“救助宣传手册”和“爱心联系卡”。

  

  “随着救助体系的不断完善、社会的进步,现在流浪乞讨人员明显减少了。”市救助服务中心负责人刘亚平告诉记者,中心分类施策,对于愿意接受救助的,及时接入站内提供站内照料服务;不愿意入站接受救助的,通过发放爱心求助卡片、告知救助方式,并提供棉衣、棉被、食品等防寒生活物资,帮助其解决临时性困难;对于突发急病人员,做到第一时间护送至医疗机构进行救治;对无法提供个人身份信息的受助人员,加强救助寻亲工作,会同公安机关利用指纹、人像、DNA等数据甄别查询,加大“互联网+”救助寻亲力度,尽快帮助救助对象回归家庭。确保困难人员应救尽救、一个不漏。

  

  站内照料,让救助返乡更贴心

  

  完成上午一轮的日间巡查,回到市救助服务中心已是中午12时,院里飘来阵阵饭菜香。

  

  走进救助服务中心餐厅,整洁的餐桌旁5名救助人员正在吃饭。“够了,够了,不用再添了,一大碗汤面条下肚,又吃了一个大白馍,真得劲儿。”一名从桐柏县出来务工的大哥摆手说。

  

  离开成人区,走进北边的未成年人救助服务区,两个孩童的笑声伴着房间里暖暖的空调,一下子驱走了冬日的寒冷。

  

  “这俩娃儿是官庄工区的,一个12岁,一个9岁,父亲因病死亡,母亲是精神残疾二级,唯一的监护人爷爷前几天也去世了。”救助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黄海说,两个孩子于今年9月份被送到救助服务中心后,发现有多动症,就又送到定点医院治疗康复,恢复差不多后近期又接了回来,还专门聘请了专业护工一对一进行照顾。目前已与市福利院对接,将进行更好安置。

  

  “自11月中旬专项救助行动以来,救助服务中心共护送返乡45人次,联系亲属接领25人次,提供食宿、购票凭证或其他救助后自行返乡36人次,并为4名无身份信息受助人员成功寻家。”市救助服务中心副主任任学增表示,中心全天候24小时接待求助人员,并提供食宿、医疗、返乡乘车凭证等救助服务,确保求助人员能够随时吃上热饭、热菜,切实保障求助人员的基本生活和人身安全。

  

  24小时守护,温暖受困群众

  

  18时30分,夜幕降临,天空开始下起雨雪,风刮到脸上刺骨的冷。因放心不下住在向阳荷花广场废弃楼里的流浪人员,市救助服务中心夜巡组再次来到这里。

  

  楼道内一片漆黑,大伙儿用手电筒照明一口气爬上了5楼楼顶,只见2平方米左右的地方摆满了被褥、衣帽、鞋子、行李等物品,未见到人。

  

  “这个小伙子三四十岁,在附近打工。”王斐说,刚开始他什么话也不愿说,经过多次劝导,他才愿意沟通,他白天挣点儿零钱,晚上回来休息。半小时后,雨雪变大,还未见他返回,市救助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留下几桶面和水悄悄离去。

  

  19时20分,工作人员来到雪枫大桥,手持手电筒一个桥洞一个桥洞排查,寻找救助对象。“找到了,快看,那儿有位老人。”在中间桥洞位置,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先生正躲在桥墩一侧吃饭。市民政局和救助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连忙为老人穿上了厚实的棉衣并耐心交谈。

  

  原来老人家是桐柏的,来南阳已经有四五十年了,现在孤身一人,靠捡废品为生。“我在附近租的有房子,一会儿就回去了。”看老人还穿着单鞋,一同来巡查的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张毅把一双棉靴塞到老人手中,并一再叮嘱他有需要就联系救助服务中心。

  

  22时,室外气温已降至零下3度,大家搓搓冻得发木的手又向下一站奔去,火车站、仲景大桥下、汽车南站、ATM取款机房、城乡接合部……

  

  3个小时后,手表时针已转向1,任学增笑着说:“对我们救助服务中心的人而言,凌晨1点只是夜巡的序曲,我们的班组正奔赴在不同的地方,因为总想着会有人需要我们……”


编辑:赵若雨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