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氤氲忆先生

关注南阳网
书香氤氲忆先生
作者:  鲁钊

书香氤氲忆先生

鲁 钊

1.jpg

  二月河仙逝,正规出版的传记定论:新时期历史小说创作成绩,是继以《三国演义》为标志的明代中叶首次高潮后,五百多年间中国历史小说的又一次高潮,二月河小说就是其中的重要收获与代表性作品。

  先生身后,由河南省委办公厅和省委宣传部定审诔辞:“是‘文学豫军’和‘南阳作家群’的领军人物,他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是史诗般的鸿篇巨制。”“二月河同志的逝世,是中国文学界的重大损失。二月河同志的文学遗产,是中华文学的宝贵财富。”

  时光转瞬即逝,唯有经典永恒。海内外的媒体评论:“在当代,二月河的长篇历史小说至今是没人能超越的高峰,从艺术性、流传性的角度,没有什么人可以超越他。”“……帝王三部曲享誉文坛,代表了中国长篇历史小说的高度和成就。”先生毋庸置疑是一代历史小说大师。

  南阳有幸,养育二月河成长;盆地光彩,孕育了落霞焕映。自幼时随父母居宛,二月河与南阳开启了一段不离不弃、须臾相亲的厚缘。在湍河里洗澡摸鱼嬉戏,在花洲书院里品味春风遗韵,到卧龙岗上辩读古碑刻文,在淯水畔感悟时光流逝,诸葛先生的羽扇纶巾英姿明亮了他的眼眸,百里奚大器晚成给了他启迪慰藉,张衡的博学多才激励了他刻苦进取精神,张仲景的悲天悯人饱满了他扶弱济困胸怀。南阳人文兴盛,文脉绵长,汉、唐和当代作家群,成了二月河不择细流融汇百川得以浩荡的根本厚土。

  当年陋室里创作,床上地下都铺满了书报资料,几无落脚之地。就着一盏昏黄电灯,洞幽探微历史之秘。“要整就整大的”,1983年初春,他雄心勃勃写下标题《康熙大帝》,轰动文坛的清帝系列小说滥觞由兹肇始。

  为什么唯有南阳方能成就二月河?这是人文必然。这里的纬度海拔,所占的水平线和世界上很多名城暗相契合,这里的物产和风雨霜雪的降量非常适合生活需求,这里北方汉文化和南方楚文化荟萃,自古文化灿烂,整个社会看重文人。

  从之前南阳地委,到后来卧龙区委,领导们成为二月河肝胆相照的朋友,竭力为其创造一个风调雨顺、心情舒畅的生活和创作环境。市领导多次到他家中走访,看到过于逼仄还不朝阳,分配给他宽敞明亮的独院居住。后来看到采访、拜会的人太多,全家人食宿,他的会客、存贮资料和创作都在此,又显出不便,2001年冬,卧龙区再为其协调隔壁一院落,专门作为书房,还给他解决出行的车辆问题。

  市、区一任任领导对二月河政治上关心、工作中支持、生活里照顾,二月河感念这氛围,愈加卓苦雕琢磨砺自我。如同有璞独玉,合理设计并锲而不舍打磨,方显风华绝代之美,终成极品宝玉。才气加力气加运气等于名气,二月河好像天上来的黄河,奔流滔滔,迅速名震华文文坛。

  二月河热爱感恩南阳,永远属于南阳。

  就像孩子离不开母亲,他有诸多机会到“大地界”发展,却从未想过离开。2006年夏,先生40年来首次回祖籍地祭祖,面对晋省媒体联合采访,盛邀回山西定居,他无丝毫犹豫:“没有这种可能。南阳是我家,须臾不能离。”

  台湾地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记者来访,问心目中哪个城市好?归宿地是何处?先生坦率直言:“我认为世界上最好的城市就是南阳。‘归宿地’通俗地说就是‘死了埋在哪里’,南阳是家园,就是我的衣食生活之地。我对南阳有太深的感情,死了也要埋在南阳。”先生说到亦做到了。

  先生受邀出任郑大文学院院长,对于“二月河要离开南阳”传言,他回答“三不”,人不走,情不变,不放弃,表示无论什么时候,他都是南阳作家群的光荣一员;无论什么时候,他与南阳都割舍不断;无论什么场合,他都努力维护推介南阳的美好形象。

  他热爱南阳,利用一切时机宣传南阳,写下数十篇盆地的风物人文随笔,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影响广泛,之后收录在《二月河语》《佛像前的沉吟》《人间世》中。他到外地也随时宣传南阳,参加央视的多个节目,不遗余力地述说南阳的好。

  他惜时如金,却积极参与各类文学论坛、作品研讨会、座谈会,为盆地文化传承发展把脉建言,培养支持青年作家,亲自为培训班授课,推动“南阳作家群”成为文化形象和文化品牌,为“文学宛军”这面全国文艺界的旗帜增添了夺目光彩。

  他支持全民读书,多次参加南阳日报社开展的读书月活动,并题词“好好读书,好好过日子”。

  大河五度化凌淌,人间倥偬奋斗忙。蕴泪捧读落霞著,盆地文化越昔强。

  “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全面展现新中国文学发展水平,属国内文学界的巅峰荣耀,含《雍正皇帝》在内历史小说仅两部,是继入选“二十世纪中国小说一百强”后再次权威肯定。

  党的百年华诞时,南阳日报社推出“追寻初心,光辉印记”专栏,凝聚全市上下开启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强大合力,专栏发表了《二月河的家国情怀》长文,给予先生高度评价和无尽怀念。

  南阳青年作家成立二月河研究学会,继承遗志,成为燎原的星火。2019年夏,他们擎起“重走二月河人生路”旗帜,行进豫晋两省十余城市采风,重叠先生早年经历,弘扬矢志不渝、敢为人先、负重前行、追求卓越的文学精神。

  二月河故居见证着他的探索、艰辛与成功,存储不可再生的宝贵人文记忆,可以接续厚重南阳文化。卧龙区现已决定将二月河故居原址原貌保护,就近建设二月河研究馆。

  二月河研究学会出版《二月河先生纪念文萃》,南阳红学会编辑《落霞满天》,承继者出版了全国首部《二月河评传》,为弘扬名人文化、光大南阳形象作出贡献。

  感悟汲取精神,南阳青年作家薪火相传,勤于习作,先后获得冰心散文奖、《人民文学》散文奖、莽原文学奖、奔流文学奖、河南期刊联盟奖、凤凰网华语创作最佳传习作品奖等省级以上奖数十次,大量作品入选国家及省作协编著的各种年选,出版一部部著作,彰显南阳文学后继有人。

  书香氤氲忆先生,感觉先生气象焕映盆地,激励人们振奋精神,砥砺前行,提升文化自信,建强副中心,为中原更出彩,为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相关内容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