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阶段以来,有的党员领导干部面对经济社会运行出现的困难挑战存在畏难情绪,怕出问题不敢轻易涉足“深水区”,具体工作务虚多务实少,但求平稳不出事。更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状态还有一定“传染性”,必须高度警惕、坚决改正。 怕出问题不敢碰硬,实际上是精神缺钙、缺乏斗争意识和斗争精神的表现。“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立足实际、科学决策,坚持着眼长远、打牢基础,坚持干在实处、务求实效,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干在实处务求实效是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党的十八大以来,数百万党员干部奔赴脱贫攻坚主战场;科技工作者无惧外部压力遏制,拿出“杀手锏”举措、攻克“卡脖子”难关……这一切都是我们身边的榜样,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实践。党员领导干部要入心入脑学好用好理论,以主观世界改造推动客观世界改造,通过不断自我革新推动各项工作革新。 干在实处务求实效,注重“干”和“实”的辩证统一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坚持知行合一、真抓实干,做实干家。”“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在摸爬滚打中增长才干,在层层历练中积累经验。”不干,就是不作为;不实干,就是最大的不作为。只有明乎此,党员领导干部才能作出共产党员应有的正确选择。 干在实处务求实效,需要容错纠错机制保驾护航。“干事出了错,组织处理结果可能要比不做事更严重,务虚比务实更‘保险’”,一位基层干部的看法具有一定代表性。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严管厚爱相结合,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完善干部担当作为激励和保护机制,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各地各部门要加大改革创新在干部考核和提拔任用中的权重,建立健全改革容错纠错机制,加速形成允许工作有失误、但不允许“躺平”的明确导向,让鲜明地“上”、坚决地“下”、大胆地“容”蔚然成风。 干部干部,干在前面。每一个共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都要有敢为人先、敢干大事、干成大事的精神和魄力,兢兢业业干事,攻坚克难破题,带领人民群众不断创造经得起检验的新业绩。 【责任编辑:王頔 】
新闻链接
新华时评·用好总书记指导的方法论|一以贯之,以钉钉子精神推动蓝图落地
“只要认准是正确的事情,就一以贯之、坚持不懈干下去,决不半途而废,决不南辕北辙,决不回头倒退。”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上海考察调研,谈及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时如是强调。
2023-12-08
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对辩证思维高度重视,强调“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2023-12-09
新华时评·用好总书记指导的方法论丨稳扎稳打,不要标新立异、好大喜功
为应对突击检查大搞“一夜成林”“一夜成景”,为打造新形象侵占耕地挖湖造景、盲目举债造古城……近年来,全面从严治党和纠正“四风”成效显著,但脱离实际、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在一些地方仍有出现。
编辑:李启伟1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跟着总书记学历史第二季丨凿空西行路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