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果发布

关注南阳网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果发布
作者:  张体义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果发布

  二里头是王朝阶段都邑性遗址

  古国时代的第三阶段大约为距今4300—3800年前后,中原和北方地区后来居上,形成了一个以中原为中心的历史趋势,奠定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基础。

  本报讯(记者 张体义)12月9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发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研究成果。从距今约5800年开始,中华大地进入文明起源的加速阶段;距今3800年以后,进入王朝时代。专家认为,偃师二里头是王朝阶段的都邑性遗址。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以田野考古工作为基础,以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多学科联合攻关为支撑,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与文化的重大科研项目。2020年探源工程第五阶段实施以来,进一步扩大了研究的时空范围。

  项目研究认为,大约从距今约5800年开始,中华大地上各个区域相继出现较为明显的社会分化,进入了文明起源的加速阶段,可将从距今5800年至距今3500年划分为古国时代和王朝时代两个时代,其中古国时代可进一步细分为三个小阶段。

  古国时代的第三阶段,大约为距今4300—3800年前后。长江中下游地区社会发展陷入停滞,中原和北方地区后来居上,开始新一轮的文明化发展,进而形成了一个以中原为中心的历史趋势,奠定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基础。

  距今3800年以后,进入王朝时代。以二里头遗址和三星堆遗址为代表的考古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二里头遗址中心区新发现多条道路和道路两侧的墙垣。这些道路和墙垣把二里头都城分为多个方正、规整的网格区域,显示当时的社会结构层次明显、等级有序,暗示当时有成熟发达的统治制度和模式,是二里头进入王朝国家的最重要标志。

  研究发现,大约在距今3800年前后,中原地区手工业生产技术发生了质变。玉器方面,二里头文化中心区域突然集中出现璋、钺、刀等大型玉兵器以及优质闪石玉制成的柄形饰等礼器,同时延续数千年的绿松石工艺突变,与青铜组合出现新型礼器。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执行专家组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研究室主任常怀颖在发布会上说,三星堆和二里头遗址是公众相对比较关心的遗址。三星堆遗址是地方性的,二里头则是王朝阶段的都邑性遗址。二里头遗址近年来最重要的发现是深化了网格形结构的城邑布局。

编辑:翟参_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相关内容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