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峡县重阳镇是重阳文化的起源地、孕育地和优质传承地,敬老爱亲蔚然成风、模范人物层出不穷、志愿服务深入人心……近年来,重阳镇深挖本土重阳文化资源“富矿”,坚持创新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孝文化、寿文化有机融入基层治理工作实践中,激发以德辅治的强大动能,着力打造具有重阳文化特色的基层治理新载体,切实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点亮“平安法治星”。
树立孝德模范形象,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孝为德之本,百善孝为先”。重阳文化中蕴含的孝善基因渗透到了每个重阳人的骨髓里,对孕育和睦家风、和谐民风、清明政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重阳镇广泛开展道德模范、重阳好人、乡村光荣榜等评选活动,表彰了一批 “十大寿星”“好媳妇”“好公婆”“十大孝子”“十佳孝心少年”“十佳乡村建设能手”等先进模范人物,突出榜样教育和示范引领,不仅让乡风文明有“镜”可照,有“尺”可量,更激发了全社会崇德向善的正能量,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抓手,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实现社会善治。
推进文化阵地建设,凝聚基层善治力量。为了使文化服务的“神经末梢”延伸到各村,重阳镇以文化阵地建设为抓手,全方位打造集妇女权益保护站、老年人权益保护站、儿童心理辅导室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重阳文化工作站,定期开展普法宣传及村规民约、家庭伦理、移风易俗教育,在法治轨道上赋能基层治理“升温增效”。为最大限度调动广大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重阳文化工作站选出了一批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行好、致富带富能力强的重阳好人,组建志愿服务队伍,在进行送法上门的同时,积极开展矛盾调解工作,大量婚恋家庭、土地、邻里、劳资债务等矛盾纠纷被化解在基层,有效避免了矛盾外溢上行,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注重传统文化浸润,涵养社会孝善风气。重阳镇紧扣重阳文化内涵,加快推进镇村两级文化合作社建设,镇九九文化合作社成功入选2023年度“河南省示范性乡村文化合作社”。时至今日,重阳镇已连续十六年举办重阳文化旅游节,凭借本土资源优势,以孝文化、寿文化为核心,着力打造“孝亲敬老”特色志愿服务品牌,积极组织各类文化节庆汇演,定期开展寿星宴活动,以文化人、以德润心,大大提升了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用实际行动推动社会风气向善向好,不断增强社会治理 “软”实力。
打造全域研学基地,厚植孝善文化基因。加大重阳文化传承培育力度,建成重阳文化馆,塑造具有重阳特色的文化符号和精神地标。规划建设重阳文化主题公园和重阳文化民俗一条街,结合重阳寺、重阳湖等特色地理标志,串连成线、连线成面,全方位打造重阳文化研学基地,吸引广大群众和各地学子前来开展研学实践活动。同时,积极把善孝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引导青少年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帮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
据悉,前进道路上,重阳镇始终牢牢把握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充分发挥重阳文化资源优势,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丰润的精神滋养和强大的内生动力,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谱写了基层善治新篇章。(通讯员 金源)
编辑:杜增波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