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背书包回家门,五经四书包了本.....”
近日,笔者和市民政局驻工作队一起,走进了脱贫户赵光于的小院。
性格开朗的老赵头,正一边磨刀,一边哼起了“磨刀小曲”,而三个月大的小牛犊围着人不停地转悠,一派祥和的农家氛围。
为村民免费磨刀。
赵光于是唐河县城郊乡刘马洼村杜庄组人,年轻时靠着一手磨刀的手艺走街串巷,走南闯北,勉强度日。2016识别为贫困户,2018年光荣脱贫。如今87岁高龄的老赵头仍然利用闲暇时,每年为村民免费磨刀磨剪达200人次,深得乡邻称赞。
光荣脱贫(后排左一)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他始终念叨着,“不给政府添麻烦,要自己多想办法”的内生动力,积极发展养牛,年人均收入保持在一万五千多元以上。
老赵在精心喂牛。
幸福的老赵,始终不忘市民政局历任驻村第一书记对他的牵挂。
吴刚同志与老赵交流磨刀心得。
吴刚同志深入农户家中一同干活。
吴刚同志接过前任驻村第一书记的接力棒,成为市民政局驻唐河县东城街道刘马洼村第十批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他秉承“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初心,与老赵结对帮扶。把一代代民政精神传承下来。吴刚同志和工作队牢记市局党组的重托,从产业振兴入手,勤于走村入户、用心掌握实情,说实话、办实事、出实招,把村事当家事,干好“本家事”,成为“操心人”。南阳民政人发扬“钉钉子”精神,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之真,务为民造福之实,本着“人民需要的就是该做的”原则,用实干推动乡村发展,用实绩赢得民心。(通讯员 孙少君)
编辑:贾红英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阳公安机关筑牢防线: 守护“舌尖安全”,呵护“绿水青山”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