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网讯 (通信员蒋金磊 王亚丽)在主题教育开展过程中,淅川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紧紧围绕“办实事、解民忧”和“优化营商环境、实现高质量发展”两条主线,在提振精神、转变作风、提升能力等方面持续用力,推动主题教育开好局、起好步、见实效。
坚持学深悟透,抓实理论学习。坚持领导带学,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讲话精神,研究贯彻落实举措,做到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坚持个人自学,为党员开列自学清单,指导党员做好学习笔记,做到常抓常促、常学常新;坚持集中研学,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开展《我们究竟向南方学什么》《优化营商环境我们该怎么做》专题研讨,对照南方发展理念和最新营商环境目标,结合工作实际交流学习体会,达到运用新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通过理论学习,广大党员干部思想认识不断深化,理想信念更加坚定。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中心在人民网、大河网、中宏网等媒体发表稿件20余篇。
坚持问题导向,抓实调查研究。围绕党中央、省市关于优化市场营商环境的重大决策部署,聚焦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市场主体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精选了提升代理公司从业能力、降低招投标成本等两个调研内容,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征求意见建议,深入查找在公共资源交易和营商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形成问题清单,逐项制定解决措施,梳理解决相关问题。先后走访调研企业6次,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2个。
坚持学用结合,抓实质效提升。结合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发展要求,进一步完善系统功能,优化软硬件设施,在“1+N”多点评标模式上持续发力,率先在南阳市实现五地同评一标,5个县市的5名评标专家共同完成同一个项目的评标工作,破解了评标专家被“围猎”的困局,促进远程异地评标工作规范化、高效化、智能化。同时,着眼推进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与山东、安徽、湖北、四川及省内郑州、信阳、焦作等100多个地区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前三季度,共开展工程类远程异地评标项目(标段)107 个,项目金额28.09亿元,远程异地评标率达到99.07%,打破本地专家“小圈子”,确保了公共资源交易公平、公正、公开。
编辑:杜增波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