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暑假“焦虑营销”
段 平
随着暑假的到来,网络上各种贩卖暑假焦虑的视频纷至沓来,让人不堪其扰。面对长长假期,如何平衡“学”与“玩”,如何化解暑假焦虑,需要家长和学生冷静对待。
在网络上,“二升三要好好利用”“六升七的暑假是分水岭”等一些宣称“暑假是拉开差距的关键时期”的短视频,用一系列危言耸听的话语制造焦虑情绪,之后便话锋一转,忽悠家长买课、买教材。贩卖焦虑是近年流行的一种网络术语,是指网络账号或实体企业、个人等,通过文章、视频等各种宣传方式,增加人们对于某事、某物的焦虑感而从中盈利(包括增加关注度、增加流量、赚取金钱等各种盈利方式)。例如宣传“如果孩子不提前学习就会落后”等类似观点,以达到卖课目的的营销手段,也是贩卖焦虑的一种体现。
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同学习阶段有不同的特点,没有所谓的哪个学习阶段可怕,也没有熬过哪个可怕的学习阶段就能万事大吉。把暑假完整地还给孩子,家长要当好焦虑的过滤器而不是传送带。暑假是培养孩子习惯的好时机,比如阅读习惯、卫生习惯等,那些平时忙于学习落下的图书、电影、兴趣爱好也可以在这个假期完成,这既是一种放松,也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养分。多彩的假期活动是促进孩子茁壮成长的推进器,在旅行中开阔视野,在体育运动中强健身体,在劳动实践中体味收获,在亲友相聚中获得助益……一言以蔽之,如何帮助孩子规划假期,考验着家长的教育观。想清楚什么对孩子最重要,或能做出更好的选择。
远离“焦虑营销”,不仅需要家长的定力,还需要管理部门和平台的共同努力。不久前,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暑期校外培训治理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严防严查违法违规开展线上培训和广告宣传等问题。相关管理部门在加强线下治理之外,还要提升线上巡查力度。与此同时,平台也应担负起把关人的责任,对于此类“焦虑营销”,有必要及时出手、重点治理。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都时评 | 给孩子暑假一张干净的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