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镇平县:信息化、智慧化带动政务服务能力迭代升级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南阳市镇平县:信息化、智慧化带动政务服务能力迭代升级
作者:  李树娴 张迪

      南阳网讯 (通讯员 李树娴 张迪)近年来,镇平县政务服务中心以“依法行政、廉洁高效、便捷利民、热情服务”为宗旨,依托实体政务服务大厅,以办事企业、群众需求和体验为导向,以创建“智慧大厅”为目标,以信息化带动业务办理便捷化,不断打造优质、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一流品牌。

  金融平台线上线下齐发力。打造“互联网+金融”平台和建设金融服务超市,“线上+线下”共同推广,拓展政务服务大厅服务能力,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截至目前,平台入驻银行7家,上架银行产品72项,完成对接1052万元。

  打造“24小时自助服务不打烊”服务模式。已配备有居民身份证自助办证机、企业智能审批一体机、不动产自助服务终端机、个人征信自助查询机、税务自助机、发票代开自助终端、发票领用自助终端、社会保险自助查询机、政务服务自助机等24台自助服务终端,同时创建一支由24名同志组成的导服帮办团队,实现线下精准咨询和引导帮办全覆盖,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效率,提高群众满意度。至目前,已帮助企业群众代办14000多件业务。

  开发“镇(真)服务”评价监管系统。通过建立数据分析机制,对后台海量数据进行分析,结合“把门问效”的常态化实践,精准梳理分析出海量评价数据中隐藏的政务服务难点堵点问题,精准研判办事企业和群众的诉求,督促窗口人员进一步提升办事效率,改进办事态度,并且针对审批的薄弱环节建立台账,即时整改。自部署运行以来,群众排队井然有序,办事等待时间整体缩减了1/3多,窗口人员办事效率明显提升,根据后台收集的8万余条评价信息分析得知,群众对窗口满意度达到99.53%。

  引进智能语音回访系统。创新采用AI智能机器人语音回访技术,形成一套“评价-核实-整改-反馈-复核-监督”的全流程闭环营商环境满意度调查和问题落实的工作机制。不仅大大提高回访效率,减轻了人工压力,还从大量回访结果中筛选出不满意评价结果或意见建议,及时发现群众的高频诉求,为相关部门针对性解决问题提供参考。今年以来,智能回访3万余人次,群众满意率99.94%,收集处理问题37个,按时整改率100%。

  研发启用“大综窗”系统。目前镇平政务大厅成功部署一套大综窗系统,该系统涵盖取号-叫号-咨询辅导-窗口受理-部门材料交接-审批报备-送交空白证-制证-盖章-发证等10个流程步骤,可以实现事前咨询辅导、事中审批时限监察和事后统一用印监管。实现一体化全流程办理,实现咨询辅导从“审批岗”到“受理岗”的转变,实现技术审查与审批的分离,实现每个环节的审批时限监察,实现了排队叫号和智能交互终端与综窗受理系统的深度对接,实现了一次取号多次使用、预填信息一键直达、咨询受理无缝衔接、电子签名永久留痕等,实现了制证中心的统一用章,智慧大厅和审批监察的有效结合。

  创新“政务+”线上平台。依托镇平“村振”数字乡村服务平台触达全县110多万人口的优势,将其作为“政务+”社会化合作线上平台,开展“三接入一问政”。将河南省政务服务统一平台、政务服务五级地图、粮食补贴查询等特色公共服务事项接入“村振”,通过“村振”在线问政高效解决企业群众堵点难题,推动政务服务持续向基层延伸。

  采用“无声叫号”新体验模式。在大厅实施“无声叫号”服务,采用“现场取号、网上取号、预约取号及短信提醒”相结合的新模式,通过手机短信发送通知,取代了传统广播叫号,群众自由等候,无需排队,也减少了噪音,改善了群众线下办事体验。

  推进“四电”在办事大厅的无纸化应用。该县政务大厅在A区使用多功能智能交互终端,实现了电子签名、电子印章、指纹、高拍仪、身份证读卡器、叫号器、评价器、扫描仪的八功能合一互动终端,使窗口办事更高效的同时,也避免了窗口设备冗杂的情况。

  据了解,该县今年年初率先启用南阳市政务服务平台升级版(2.0版)。目前运行稳定,真正实现了“免证可办”的功能。镇平县政务服务中心按照市中心前台统一收件-后台审批模式,通过后台设置和区域叫号调整,彻底解决了部门单独收件办理情况,通过南阳政务服务新平台已经受理办结14000余件事项,通过综窗收件共调取电子证照500余次。

  该县还在政务服务公众号上线了预约模块和“小玉帮办”模块,大大便利了企业群众。

编辑:网信镇平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