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河南》·非遗篇:点“草”成金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史话河南》·非遗篇:点“草”成金
作者:  孙振恒

大.png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大河网讯 麦子是中原地区赖以生存的农作物。小麦的种子从头一年10月份上旬开始播种到地里,到第二年5月下旬成熟收割,历时大半年,要经历四季的风霜雪雨。麦子打下以后,麦秆基本上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农村的村旁地头,散落的麦秆随处可见。圆韧细长的麦秆也能做成艺术品,你知道吗?

  麦草画的制作就是用麦秆为原料,然后再通过蒸、熨、烫、烙、 刮、贴、剪、粘等十几道手工工序制作而成。麦秆的纯手工收割和选择很是关键,直接决定了麦草画的质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利用天然麦秆的自然光泽和材质,去展现花鸟草虫和人物的质地和文化内涵。

  汝南县罗店镇是全国有名的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有许多从事农民画和麦草画的民间艺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麦草画代表性传承人、汝南县政协委员袁月英从事麦草画的创作和研发,把汝南的梁祝化蝶、宿鸭湖风光,平舆的车舆文化,泌阳的盘古文化,西平的嫘祖文化,遂平的嵖岈山风光等地方特色文化融入画端,提升了麦草画的文化价值和收藏价值。(河南省政协融媒体中心魏蔚 李彤)

  编辑:孙振恒


编辑:奈志成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