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网讯 (通讯员封登)为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部署要求,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发展目标。近日,我校邀请南阳市科技馆展教部和青少年课外活动中心的老师们走进福山正达,开展2023年科技活动周暨科技工作者日活动,将奇妙有趣的科学实验与引人入胜的国学经典带入课堂。
在科学课堂上,南阳市科技馆展教部的聪聪老师以解决过河问题为开场,介绍了古代的拱桥到现代的高架桥。老师的讲解让同学们对桥梁结构、材质、种类有了基本认知并引发了思考:“桥的作用这么大,如果出现桥梁被毁掉该怎么办?”于是同学们带着问题进入到本节课的重点:“倍力桥”。
倍力桥源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工程师(Donald Bailey)于二次大战时期为解决军队渡河的问题,设计出来的人工便桥。它上端的纵梁压在横梁上,横梁又压在相对一根纵梁上,上下两根纵梁夹住一根横梁,结构简单牢固。知道原理后,同学们迫不及待地开始实验,不一会儿,同学们便顺利地做出了拱桥的形状。
在“桥梁承重比赛”中,重物(音响)压在制作好的倍力桥上,桥梁也能稳固不动,同学们见到此情此景,兴奋极了。
除了有趣的科学实验,市青少年课外活动中心的吴老师也为我校四年级的同学们带来了主题为“品国学之美,承中华之德”的国学《道德经》课程。首先,吴老师介绍了《道德经》的作者,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阐释《道德经》中“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所包含丰富的人生哲理。
同学们个个兴致满满,听得津津有味。吴老师带领大家一起朗读了《道德经》,让大家在诵读中感受它的魅力。最后,同学们积极踊跃发言,结合自身实际畅想自己的美好未来!
科技赋能成长,创新引领未来。“馆校结合”进校园科技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开阔了孩子们的科技视野,激发了探究兴趣,培养了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营造了积极向上、崇尚科学的浓厚氛围。学校将以此活动为契机,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树立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风尚,将科技创新的种子深埋于福娃心中,让科技之花在福山正达的校园尽情绽放。
编辑:科教新闻01 校审:王南林 责任编辑:刘婉 监审:吕超
上一篇:青春奋斗正当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