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网讯 (通讯员刘世良 袁延新)为全面提升县、乡人大和人大代表在乡村振兴浪潮中的履职能力,按照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和社旗县创新举措、整合资源、聚合项目、以点串线、以线带面的工作部署,社旗县人大常委会打出一套监督“组合拳”,助推全县乡村振兴工作上水平、面貌大改观。
调研现场
“小调研”赋能“大振兴”
在社旗县大冯营镇的县、乡人大代表中,流传着这样一个顺口溜,“人大代表为人民,深入调研转观念。亮明身份助振兴,履职尽责是关键。”社旗县人大代表、李庄村党支部书记秦占稳深有体会。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和村支部书记,你心里想的是群众,群众心里就会念着你,你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调查研究透彻了,每一件事都落实解决了,助推乡村振兴的人大力量就展现出来了。
调研现场
李庄村位于大冯营镇的东南4公里处,下辖7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人口2802人,土地5500亩。在秦占稳和驻本村县、镇人大代表的多次深入调研后,和村两委一起商议扩大了艾草种植项目,南阳宛艾有限公司在李庄村新增艾草种植面积50亩,扩建了加工车间,新购置大型艾绒加工机7组,加工分装艾绒,有效带动固定用工100余人,进一步增加了群众的收入,壮大了李庄村的集体经济。
调研现场
“我们广泛开展调研赋能乡村振兴的目的就是,让县乡人大和人大代表锤炼好自己的履职本领,在用心、走心、精心、细心上下足绣花功夫,把这四心履职情怀运用到调查研究的每一个环节,进一步实现我们社旗人大 ‘小调研’赋能‘大振兴’的这一主题。”社旗县人大常委会相关领导说。
调研现场
“小平台”谋划“大格局”
“我当代表为人民”是每一个人大代表的初心,人大履职创新是助推乡村振兴发展的又一动力。做好县乡智慧人大平台的建设,就是推动人大工作向数字化、智能化的这一趋势发展,更加方便代表与群众沟通。在遵循“群众有所呼,我们‘码’上见”的快捷创新举措的同时,积极组织县乡人大代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为乡村振兴积极建言献策、履职尽责,为推进大美社旗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力量。
“我是东裕社区居民,年纪大了行动不便,儿女不在身边,希望社区高龄认证上门服务。”“经了解,已联系社区干部,安排社区工作人员上门为老人做高龄认证。”这是社旗县赊店镇履职人大代表联络站平台“选民留言”栏目中看到的选民和代表的对话。
基层人大履职平台为每位人大代表创立了专属“呼应码”,选民可以选择希望解决问题的意向代表,通过微信、支付宝“扫一扫”代表的“呼应码”,打开相应页面,直接提出意见建议,实现随时随地“无障碍”反映,代表可以直接通过通过手机端小程序实现接待答复,切实满足群众“你呼我应”的诉求,真正谱写好“小平台”谋划“大格局”的乡村振兴和谐曲。
社旗县赊店镇人大工作人员陈雪介绍,我们不但要紧盯智慧平台上的问题线索,还要积极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协调解决群众所思所盼的一些民生问题,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的‘零状态’目标,真正为广大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切实践行“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初心。
“小阵地”助力“大发展”
关山万千重,山高人为峰。基层人大代表联络站的规范化建设,是新时期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也是打通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切入点,在聚集人民意愿的同时,又聚合人大代表的履职力量。社旗县大冯营镇人大主席向海涛表示。基层联络站是人大代表的履职平台,平台搭建好了,阵地设施完善了,代表履职的积极性更高了,建言献策的交流也丰富了,监督的劲头更足了,大家在乡村振兴中的“大能量”和“大作用”就不断释放了。
一直以来,社旗县人大常委会把人大代表联络站打造成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作为赋能乡村振兴的重头戏来抓,不断完善相关工作制度和措施。为进一步提升服务代表的水平,配齐了站长、副站长、联络员等工作力量,明确了职责分工。努力实现人大代表联络站点全面覆盖、全员参与、全面优化,助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为社旗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贡献人大力量。
“我们社旗人大仅仅围绕‘小阵地’助力‘大发展’这一主题,发挥好人大代表联络站作用,打好人大履职组合拳,为乡村振兴的快速发展贡献人大力量。”社旗县人大常委会相关领导说。
编辑:贾红英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淅川县仓房镇:“六一”送温暖 关爱留守儿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