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召县持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奏响乡村振兴“幸福曲”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南召县持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奏响乡村振兴“幸福曲”
作者:  廖涛 薛静 李祖全

南召县持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奏响乡村振兴“幸福曲”


  “这戏唱得好,表演得也好,看着很得劲,俺一场也没有落下”。“县里组织送戏下乡,咱们在家门口能看到这样精彩的节目,过足戏瘾啦,心里感到很幸福”……

  5月14日,在南召县皇后乡郭庄村文化广场,“戏曲下乡”活动豫剧剧目正在演出,村里群众都赶过来看大戏,懂戏的大爷大娘不时在一旁评论着,你一言、我一语,脸上乐开了花。

  南召县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精挑细选了一批优秀戏曲剧目,采取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表演形式,让党的创新理论、优秀传统文化、文明社会新风等走进乡村、走进群众、走进基层,广泛推行“文艺+理论”的方式,把戏曲送到群众家门口,把理论送到群众心田,奏响了乡村振兴“幸福曲”。

  南召县皇后乡以“文明村镇”、“五星”支部等创建活动为载体,持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精心举办“戏曲下乡”“寻找村宝”“大地飞歌 四季春晚”、农村广场舞大赛等文化文艺表演活动,组织开展“乡村光荣榜”“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评选活动,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乡村文化大院、农村文化书屋、文化合作社等基层阵地建设,推动了乡村文化繁荣、文明向上,开启了文化振兴“加速度”,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品享“文化大餐”“文化盛宴”中增进福祉,拥有获得感、幸福感。

  “乡村振兴既要注重塑形,更要注重铸魂。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文化振兴旨在通过乡村文化润物无声的作用,让腰包‘鼓’起来的农民提起精气神,全面激发他们建设现代化农村的内生动力,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南召县皇后乡党委书记张翼飞说。

  南召县是中国民间艺术(灯谜之乡),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如大铜器、云彩灯、灯谜、背装古饰等。近年来,该县积极探索乡村文化振兴的有效路径,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载体,传承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激发乡村文化活力,提升乡村文化品位,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截至目前,共获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项(云彩灯、灯谜)、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9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24项。

  南召县通过开展“送戏下乡”“送书下乡”“送电影下乡”等活动,宣传、文化部门把优秀的戏曲、图书、电影等文化产品送到基层群众身边,满足了他们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文化需求。县文广旅局牵头组织“送戏”队伍,乡镇文化中心负责具体落实。2023年筹措资金64万元,聘请省市2个专业院团,优选县级18个表演团体,共演出268场,200多个村、10余万群众观看了节目。

  南召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善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建设了一批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图书馆、文化馆、农家书屋等基础文化设施,为群众提供了便捷、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同时,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出了南召县文化云、数字图书馆等数字文化产品,拓展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渗透力。2023年第一季度县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及基层文化站等场馆线上、线下共计34万人次进馆。(全媒体记者 廖 涛 通讯员 薛 静 李祖全)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河南镇平:红色引领乡村焕新颜
下一篇:没有了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