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之光
刁仁庆
我们村西北方向的天空中,夜晚有一片神奇的光芒挂在天地之间,像天空洞开的一扇大门,直视我们村庄和村庄那棵百年大槐树,干云蔽日的大槐树在那片光芒的映照下,大大的树冠周围散发出一圈圈神秘的光环。
我们村庄在南阳城东南方向约25公里处,是一个典型的南阳盆地小村庄,这儿远离公路,也无水陆码头,交通不便。几百年来,村民日耕夜息,反裘负刍,平淡度日。这里偏僻,闭塞,几百年来,村庄与外界很少有交流,村民都是村夫野老,大都故步自封,保守排外。这样一来,就形成了自娱的文化和信息氛围。前些年有一些年轻人试探着走出去,开始与外界接触和接受新鲜的事物,反馈回来的信息是城市比农村的生活好。于是近些年,大批村民走出去当产业工人,村里只剩下上年纪的老人和上学的孩子。浮云朝露,人生无常,不知道在外的人都生活得怎么样。牵挂外边的亲人,是村民淡淡的乡愁。
我们村的大槐树似乎不在乎村庄这些人员结构变化,更不会在乎走出去村民的苦与乐,也不关注留守在村庄的老人和儿童的孤独。它依然屹立在那里,顶天立地,岿然不动。
大槐树生长在村西北角的大沟旁,已经有100余年的历史了,我爷爷的爷爷就是在这棵树下长大、变老、逝去的。它高有20多米,冠状直径也有10米多,树荫比一个小打谷场的面积还要大。盘曲的树根错综复杂,蟒蛇一般趴在地面上伸向大沟的深水处,小孩看着像龙爪一样的树根,心里往往有些害怕,不敢单独靠近。
老槐树下是我们村的文化广场。特别是夏天,全村男女老少,大都在这里放饭流歠,谈天说地。春秋温季,饭前午后,男人们在这里下棋,女人们在这里洗衣服,孩子们在这里玩耍。天暖的月夜,常有戏剧爱好者在这里吹拉弹唱,好不热闹。这里是我们村的信息传播中心,也是信息收集中心。常常男女分类,三一群,五一伙,浮语虚辞,扯东道西,评古事,论今常,家长里短,无事不议。这里更是我们儿童的娱乐中心,我的童年时光就是在大槐树下幸福度过的!
这是一颗神奇的大槐树,是一棵发光的大槐树!
其实,村庄的人都知道槐树树冠自身是不会发光的,树冠之所以在夜晚会有光环,是因为村庄西北方天空中有一片特殊的亮光在照射着它。从我记事起,村庄西北方的天空中,就有一片特殊的亮光,这片亮光含露怀雾,既朦胧又清晰。它的上方是北斗星,下方就是我们村的大槐树。站在村口望去,在那片神奇亮光的映衬下,大槐树的树冠周围呈现出一环扣一环的七彩虹光,赤橙黄绿青蓝紫,隐隐约约映云天。特别是在夜雨的晚上,树冠上的光环如白日贯虹,变幻莫测,润细而冰晶。它像舞台的背影灯光,也像幻灯片的虹光,既好看又神奇。如果在月光下望去,树影旖旎如画,柔和美好。老人们告诉我,那是一道神光,是五朵山里的神仙发出的光芒。也有老人说,那是龙光,是龙的眼睛发出来的光芒。后来有大人们告诉我们,西北方天空中的光亮,其实是远方城市的光芒。南阳城就在那片光的下面,这片神奇的光芒就是从南阳城发出来的。我们问大人们,城市会发光吗?大人们回答说,是的,会发光。我们又问,城市为什么会发光呢?大人们告诉我们,因为那里有电。我们又问,什么是电呢?大人们说,电就是光,光就是电!我们又问,我们村庄为什么没有电呢?大人们说,别着急,早晚会有的!于是我们每个小孩的负鼎之愿就是期盼着村庄早点用上电!
我同族的三爷是个文化人。那年我10岁,他对我说,他去过南阳城,那里晚上和白天一样明亮,晚上不但室内有电灯,大街上也有电灯,连茅房(厕所)里也亮着电灯。他说南阳城晚上人都不休息,都在大街上行走。不但如此,晚上大街上还有自行车、摩托车、马车、驴车、拖拉机、汽车,十分热闹。
我盼望我有机会进一次南阳城。因为南阳城上方那一片蕴含仙气的神秘之光在吸引着我。那时候我不知道南阳城是个什么样子,我只知道光亮就是城市,城市就是光亮。
我12岁那年夏天,学校放假了,父亲用自行车带着我到南阳城住了两天。晚上,我果然发现室内室外电灯都神奇地亮着,真的连厕所里都亮有电灯。电灯很亮很亮,比我们家的油灯亮了许多。在我们家,我和我的同学们晚上学习还要穿壁引光,借亮读书。而这里是黑夜如昼,光耀夺目。我一个人站在小旅馆的大门口,看着路灯下来来往往的行人,还有小孩子在路灯下尽情地打闹玩耍,从内心里很羡慕很羡慕这里的人们。我想到了我们村庄大槐树上的光环。原来,我们村庄西北方星空下那片祥瑞之光,就是从这里发出去了的。我突然感觉自己很幸福,因为我此时就站在那一片神奇光芒发出的地方!
我和父亲在城里住了两天,我幸福了两天!
其实,我小的时候,我们村庄西北方天空的亮光并不是十分明亮,有点昏昏沉沉、雾雾昭昭,映射在大槐树上的光环也是朦朦胧胧,显得灰暗。树上三个巨大的鸟巢,晚上只有在月光下才能模模糊糊地看到,如果没有月光夜晚凭借那片光芒是看不到鸟巢的。现在想想,那是当时南阳城市太小,路灯太暗,大街没有光彩的缘故。
大槐树是我们村庄的神树,它的光环点燃了我童年的希望!风雨如晦,鸡鸣不已。随着大槐树年轮的增长,我也慢慢地长大,南阳城和我一样,在一步一步地成长。大槐树晚上的光环,伴着斗转星移的时光,也一年比一年明亮、一年比一年清晰,与明月映辉。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从部队复员回到了南阳,利用节假日常回村庄小住,年年回家都相似,年年看槐不相同。我真切地感觉到,随着时间推移,大槐树树冠周围的光环越来越亮了,特别是天晴的夜晚,西北天空那片光,如不息的闪电,如永恒的云霞,把大槐树映照得既有立体感之美,又有妩媚感之妖。我深深地知道,这槐树上的光环,与城市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息息相关,它见证了南阳发展的速度,见证了社会的变迁。这槐树上的亮环,与南阳城市发展建设成正比。因为那片城市之光越亮丽,我们这里的大槐树光环就越多彩!
后来我们村庄也通了电,村民们似乎不再关注大槐树上的光环了,大家各忙各的事,各挣各的钱,在大槐树下的聚会也少了。小孩们也不在这里玩耍了,他们拥有更加多彩的童年生活。然而我每次回到老家,夜晚还是一如既往地站在村口观看大槐树上光环的变化。进入新世纪以后,大槐树上的光环真的是更加明亮了,每次看都有不一样的感觉,都会浮想联翩,会想得很多很远。有天晚上,我在老家创作长篇小说,写累了,一个人漫步来到村口观看大槐树上的光环,我越看越想看,越看越发呆。我想,现在城市发展了,西北天空中那片亮光面积越来越大了,有时候像燃烧的火焰,通红通红的,把北斗星也湮没了,照得这棵大槐树明亮而神奇。突然,大槐树上空出现多个光柱冲向天空,交叉移位,横冲直撞,似乎要把天空冲破。这时,我背后有人说话了,他问我,你在观察生活?我一听声音,知道是我三爷,三爷上过初中,他也懂得文学,似乎也知道天文地理、哲学易学什么的。三爷虽然有文化,但不清高,在族人面前从不吹大法螺。我在三爷面前往往是程门立雪,虚心求教。我们也多次夜雨对床,抵掌而谈。他经常给我讲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理,使我早日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三爷又问我,你是不是以城市之光的变化,来看我们社会的进步和变迁?我一听愣了一下,转身看着他,笑了。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啊!我说,三爷你说得对啊,我们这棵大槐树上的光环,由暗到亮,由亮到多彩,其实是城市之光在变化,这不正是我们国家发展和进步的象征吗?这“光变”的历程,不正是我们社会发展的历程吗?三爷笑笑说,黑夜变白天,落后变文明,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象征。我说三爷,你不愧是文化人,说句话都紧扣时代主题,佩服,十分佩服啊!他说,从南阳城市夜空灯光变化看社会的进步发展,这正是你们搞文学创作的切入点啊!说完我们两个都笑。
时光荏苒,蹉跎岁月。我退休以后,回农村的机会多了,我每次回去,都会利用晚上悄悄地站在村口看大槐树上的光环。现在大槐树上不仅仅是有光,似乎是在发光。树上那三只巨大的鸟巢,在没有月光的情况下也能清晰地看到了,还能看到鸟巢里边的小鸟在活动。这说明西北方城市的亮光更亮了,像火焰,像霞光,拥抱半边天空。透过大槐树望去,西北方向整个天空一片明亮,把北斗星比得有些灰暗。是啊,南阳城市真是变化太大了,城市框架已经延伸到我们不可想象的地方。南阳高铁站离我们村庄只有十几公里了,高铁片区已经成为南阳的东方明珠。这西北方天空的亮光面积一大再大,亮度一亮再亮,照亮了整个西北天空,正在逼近大槐树上方,在这种情况下,树上的鸟巢不暴露才怪呢!
2022春节前的一天,也就是除夕夜,我们村大槐树的树枝上,突然亮了许多多彩的霓虹灯,霓虹灯线盘在高高大大的槐树上方,火树银花,靓丽照人。原来,随着新农村发展的步伐,农村的光亮工程早已紧锣密鼓地上马了,我们村庄不但安上了路灯,而且也实施了多彩的光亮工程。三爷说,衡量一个国家的文明,主要是看农村的发展,一个国家单单城市亮了不行,农村亮了才行,只有农村发展了,社会才是真正均衡发展、和谐进步了!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新时代的社会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说不定哪一天西北方的光亮会燃烧到我们村庄的上空来,我们村也有可能会变为南阳的大上海。我听了三爷这番话,从心眼里给他点了三个大大的赞。
三爷在我心中,就是我们村的村魂。
过去,大槐树伴着我成长,给我幸福满满的童年时光,给我憧憬未来的少年飙狂,还给我对远大理想浮想联翩的青春梦想。当然也给我成年奋斗的力量!将来,大槐树还要伴着我慢慢变老,送我走向生命的尽头。南阳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正朝气蓬勃、如日中天地随着祖国建设的步伐,同步前进,努力向上……
我们村的大槐树随着城市之光的变化,似乎越来越苍翠欲滴了,树冠上的光环愈加多彩、妖娆、魔幻和明亮,城市之光,才是我们村百年大槐树的真正之光!这光源一定会随着社会的步伐,更加斑斓、迷人和明亮!
(刁仁庆,中国作协会员,市作协主席,已出版《刁仁庆纪实作品集》、小说集《明月照我心》、长篇系列小说“流金岁月四部曲”等各类文学作品多部。)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草原天籁之音 将在南阳奏响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