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记者走基层 |
18条主次干道,4426座窨井,“三八”女子疏浚班——
用汗水打通城市“毛细血管”
清扫工作面泥渍。
4月13日傍晚的一场春雨,带来一丝凉意。
晚上9时,刚结束防汛点巡查守护工作,南阳市城管局市政环卫服务中心排水设施管理所“三八”女子疏浚班班长吕效果便在工作群里安排第二天的工作,“中心城区9条主次干道的窨井全部清掏完毕,明天我们加速外围作业,一场雨后城郊窨井的雨污更需快速清理。”
4月14日上午8时30分,记者赶去采访时,“三八”女子疏浚班的7名队员正在进行清掏作业。
干好工作 凭的是真本领
揭井盖、松泥、清掏、装车、冲洗……几名队员正手拿3.3米长、12.5公斤重的铁锨,伸进两三米深的窨井里,一锨一锨地掏挖清污;旁边,两座窨井里的150多公斤污泥已清掏装车,队员正在用水枪冲刷地面残留的泥渍。
记者戴上手套,想要体验疏浚工作。谁知,拎起12.5公斤重的铁锨就很吃力,更别说将它伸进两三米深的窨井里挖泥了。记者好不容易铲起一块黏稠的淤泥,锨头一下子又沉了下去,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挖出的淤泥倒进运输车里。
“你刚才这一铁锨加上污泥足有四五十斤重,照你这速度,清掏完一座窨井得大半天。”队员闫英不禁在一旁打趣道,要把疏浚工作做好,没有过硬的技术和本领是不行的。平日里她们除了参加市政工程业务知识培训外,工作岗位成了她们相互学习提高的实习场。大家边掏挖边总结,工作效率由原来平均每小时能挖1座窨井,提高到每小时能挖2到3座。多年的工作经验积累,队员们对南阳排水设施情况了如指掌,提出的排水改造建议多次被设计部门采纳,还有多名队员拿到了下水道养护技术资格证。
26年坚守 清掏污泥数万吨
地下管线,城市的“毛细血管”。“三八”女子疏浚班成立于1997年,目前承担中心城区和城市外围18条主次干道、4426座窨井的清掏疏浚工作。
吕效果告诉记者,原来她们每人每天的目标是5座窨井,现在每人每天能清掏10座,手脚利落技术精湛的姐妹一天甚至能清掏十二三座,“不管是40摄氏度高温的午后,还是气温在零下的寒夜,无论是暴雨天,还是骄阳日,年复一年机械又重复地工作,并没有磨灭姐妹们干事的热情。队员们双手结满老茧,还有人患上颈椎病和腰疼病,可大伙从来没有抱怨过。”粗略的估算,她们每人每天要掏挖10座窨井,每座窨井要挖近100公斤的淤泥,26年下来,她们掏出了8万多吨污泥,能装1000多节火车车厢。
志愿服务 好事做了一箩筐
女子疏浚班常会遇到饭店、小区住户等疏通排水管道的请求。遇到这种情况,她们都会热情对待,主动上门免费服务。47岁的大姐吕淼说,“2014年南阳市首个市政排水志愿服务工作站正式成立,还设立了服务热线,每当铃声响起,总会有人第一时间,为市民排忧解难。”几年来,她们义务为市民疏通管道300多次,掏挖窨井800多座,得到了群众的赞扬,2019年被中宣部命名为第五批全国雷锋活动示范点,并被授予出彩河南人“感动中原十大人物”唯一群体奖。
上午11时16分,吕效果的手机收到单位发来的数字化派单——信臣路与南都路交叉口往东150米路南的一座窨井需要清掏。结束滨河大道的疏浚工作,她们掉转车头,赶赴下一个工作地点……(全媒体记者 王蕾 文/图)
云悦读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党媒帮忙 | 连夜施工移接电缆:清除路障保障通行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