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县城关镇:察民情 知民意 民生工程暖民心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桐柏县城关镇:察民情 知民意 民生工程暖民心
作者:  马哲驿

  桐柏县城关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聚焦民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强弱项、惠民生,多措并举抓好各项惠民利民工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强化民生“硬实力”,居住环境“更宜居”。
  
  硬化“出行畅”。“以前的时候都是土路,一下雨,路上都是泥,根本不愿出门。现在背街小巷都是水泥路,下雨再也不踩泥了。”社区居民反馈道。为了切实做好背街小巷硬化工作,改善辖区居民居住环境,镇领导干部成立专项小组,下沉社区实地走访排查,收集整理资料,制定详实工程计划。截至目前硬化小巷10条,硬化面积1.3万平方米,修建排水沟1600余米,城区背街小巷硬化率达到95%以上,居民出行难问题全部得到解决。
  
  亮化“扮靓城”。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作为道路配套设施的路灯也相应增加,但由于条件限制,城关镇部分背街小巷没有安装路灯。镇党委政府高度关注百姓呼声,积极部署,加大路灯安装密度,背街小巷新安装路灯1184盏,达到主城区背街小巷亮化工程全覆盖。同时加强巡查维修,保证所有路灯夜间正常照明。路灯照亮的不仅是脚下的道路,也是通往群众心里的道路。“这下可好了,夜晚回家再也不用摸黑,晚上也可以出门了。”家住背街小巷的张大妈笑着说。
  
  绿化(生态美)。小区绿化坚持见隙插绿,采取“点线面”相结合的方法,“点”上根据小巷具体情节情况因地制宜,修缮绿化带,补绿植绿;“线”上对龙潭河两岸、大同社区段沿路种植球形树种进行绿化;“面”上对西关党建广场、淮河源小区按照高低搭配,精选风景树绿化,共计补植各类风景树苗5万余株,打造绿色家园。
  
  拓展民生“软实力”,文化生活“更多彩”。
  
  文化惠民,幸福指数“打满格”。城关镇各社区积极发挥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作用,充分利用社区图书室、书画室、文体活动室、红色网络家园等文化阵地,每周一、三、五组织居民做艾灸、练书法、看红色电影;每周二、四、六唱红歌、学舞蹈、听道德讲堂、学家风家训、评好人好事,星期天组织开展群众活动日和同心联结活动,实现天天有活动,周周有演出,节日有庆典,最大程度地丰富了社区广大居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社区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文明创建,倡树社会“新风尚”。城关镇坚持以文化引领推进文明和谐城市建设,充分利用“五堂进基层”“快乐星期天”“同心联结”等活动载体,开设“道德讲堂”,定期邀请“五老”人员和身边的模范居民,开展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为主要内容的“四德”教育,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文明新理念;组织社区居民看红色电影、唱红歌,感悟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晾晒好家风好家训,开展文明家庭、文明个人评选,形成崇德向善的社会新风尚。
  
  提升民生“服务力”,志愿服务“无极限”。
  
  志愿服务“暖民心”。城关镇扎实开展“千名党员联万户”“党旗飘楼栋、服务百姓家” 等志愿服务活动,以志愿服务传递文明理念,提升了社区精气神,引领了文明新风尚。家电维修志愿队是志愿服务活动的一大亮点。志愿队服务上门,小到电线接芯不收费,大到仅收取零件成本费,有效解决了居民日常生活中的水电问题,让居民少花钱,享实利。便捷有效的志愿服务温暖了人心,增强了居民生活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爱心义诊“贴民心”。联合社区医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爱心义诊,为居民健康生活保驾护航。通过对健康知识宣讲、传播、咨询、现场诊察等活动,大力宣传健康科普知识,倡导健康、文明、进步的生活方式,增加居民对疾病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引导居民树立健康观念、培养健康行为、提高健康素养,携手打造“健康幸福社区”。(通讯员 马哲驿)

编辑:杜增波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相关内容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