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春管上新了丨春管有诀窍 旱地麦苗壮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春耕春管上新了丨春管有诀窍 旱地麦苗壮
作者:  李运海

  “今年的旱地麦苗长势真好!”3月6日,走进洛宁县小界乡梅窑村的一块麦田,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洛阳综合试验站站长、洛阳农林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所长高海涛赞叹不已。

  他蹲下来,拔起几棵麦苗,每棵麦苗上有3至4个大分蘖。他说:“如果后期管理跟得上,今年小麦丰收在望。”

  这块地处于当地称为“塬上”的地方,干旱严重,没有任何水浇条件。如此“靠天收”种地,为什么麦苗还能这么壮?

  这块田的主人张雪峰今年56岁,是当地有名的种田“老把式”,今年在“塬上”种有400多亩小麦。去年小麦亩产超过460公斤。

  小麦要增产,良种是关键。张雪峰说,首先得选对适合当地农业生产条件的品种。因为当地雨水少,又没有条件浇水,因此他种植的是旱地小麦新品种“洛旱22”,这是今年麦苗长得壮的主要原因。

  其次,小麦春管要跟得上。这段时间气温回升快,旱地小麦容易出现红蜘蛛等病虫害,要及时防治。同时,施叶面肥增强麦苗营养。

  对于张雪峰的春管“诀窍”,高海涛给予了肯定。他说,抗旱小麦品种是在不浇一滴水的旱棚里一遍一遍筛选培育出来的,抗旱性能很好,适合在水资源匮乏的丘陵、山地种植。

  “旱地小麦的春管,不同于有水浇条件的地块。”高海涛介绍,丘陵旱地小麦即将进入返青拔节期,生长速度加快,要及早动手、综合施策。能浇水则尽早浇水,不能浇水的要通过划锄保墒、提墒。同时,趁墒追肥很重要,苗情较弱的旱地麦田,应趁墒及早追肥,以免后期墒情差无法追肥。没有灌溉条件的麦田,要把握好施肥时机,尽量做到肥水耦合,旱地壮苗麦田,可在小麦起身至拔节期借墒追肥。

  我省每年小麦播种面积8500多万亩,其中有1000多万亩分布在洛阳、三门峡、平顶山等地的丘陵区,多为旱地。专家表示,在这些地区种小麦,既要选择抗旱品种,还要做好麦田管理,充分挖掘中低产田的增产潜力。


编辑:李润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河南省召开民营经济人士座谈会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内容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