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县城关镇:“志愿红”添彩居民幸福画卷
“以前巷道里路灯隔三岔五就出问题,找不到人来修理,晚上黑乎乎的,出来进去很不方便,现在可好了,有啥需求直接‘呼叫’志愿者,不一会就有人来帮忙了!”“俺们老年人,最关心的就是健康问题,这‘爱心义诊’每个月都开展,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大医院的服务!”3月6日,提及社区的志愿服务,桐柏县城关镇居民纷纷赞不绝口。
小事不小,民生为大。近年来,桐柏县城关镇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志愿者合力,不断夯实基层治理根基,让“志愿红”为基层治理增光添彩。
党建引领志愿服务
为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效破解基层社会治理难题,切实提高服务居民水平,城关镇以“千名党员联万户”活动为载体,构建了“社区联合党委-小区联合党支部-楼栋单元党小组”三级组织架构,精准掌握辖区党员基本情况,建立工作台账,按照“就近、便利、熟悉”的原则,推动县直单位2903名在职党员分包联系各社区的居民户,为志愿服务注入“红色力量”,实现有志愿服务的地方就有党旗飘扬、党徽闪耀。今年以来,党员志愿者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0余次,帮助居民解难题办实事80余件。“以前大家只是邻居,彼此了解程度只停留在面熟,作为联户党员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以后,大家接触的更多了,相互之间的联系更密切了。”县直单位一名党员志愿者深有感触地说。
网格变成服务圈
人员力量少,服务“盲点”多,这一直是城关镇社会治理面对的困局。为更好服务城区居民,推动服务重心向网格下沉,城关镇将8个社区进一步优化为14个,又将14个社区大网格划分为162个小网格,形成了“镇-社区-片区-网格”四级志愿者服务体系。结合居民多元服务需求,把服务融入网格里,组织各类志愿者到网格开展精准服务,实现了志愿服务全域覆盖。同时,以社区为单位,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片区为重点,建立集学习、活动、服务、调解、议事等功能于一体的志愿者服务阵地“红色驿站”,构建群众家门口的“红色服务圈”;以网格为单元,在具备条件的网格建成“幸福小院”“人人书屋”,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提供休闲娱乐、文体阅读、日间照料等志愿服务。“这个家门口的‘小木屋’可真不赖,俺们有啥事都要来找它。”提起“红色驿站”,红叶社区余家庄片区的毛老太太逢人便赞不绝口。70多岁的毛老太太是独居老人,行动不便,儿女常年不在身边,因为烧水导致家里的线路受损,断电给她生活造成了麻烦,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红色驿站”,水电维修志愿者朱海洋热情接待了她,不到半个小时就解决了老人的烦心事。
多元服务暖民心
城关镇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与推进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相结合,完善了多元化志愿服务功能,打通了服务居民“最后一米”。将县直单位在职党员志愿者和镇、社区志愿者统一进行整合,根据各个志愿者的专业技能特长,组成家政服务、水电维修、儿童托管、清洁家园、“小手拉大手”、居家养老、医疗保健、政策宣讲、环境保护、文化娱乐、夜间巡逻、矛盾调解、法律援助等志愿服务队260余支,依托志愿者队伍和服务阵地,向居民开展机关干部下沉服务、社区干部上门代办服务、五员联动巡逻服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服务、红色物业暖心服务,先后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700余个,居民合理诉求得到就地解决,邻里矛盾纠纷得到闭环式化解,实现志愿服务有密度、有深度、有温度,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增强了居民幸福底色。(全媒体记者 杜福建 通讯员 刘 佩 董珊珊)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拼经济 拼发展 促跨越 | 河南南召:聚链成群助力项目建设“起高峰”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