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菇”事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小镇“菇”事
作者:  范良术

小镇“菇”事


  西峡县寨根乡位于县城西北部,生态资源得天独厚,是国内有名的香菇最佳适生地。该乡实施菌材外调和标准化生产战略,2022年,1500余户农民种植香菇1600万袋,产值达1.2亿元。

  小香菇托起了山村人的致富梦,也见证了一个个动人故事。

  2月20日,笔者来到寨根乡桑树村村民魏青成家,和他聊起香菇。他不禁忆起20多年前因香菇结缘而恋爱结婚的美好。

  1999年初春,魏青成贷款1.8万元种植香菇1.5万袋,成了村里头号香菇种植大户。当时他已是32岁的大龄单身青年,还有一个哑巴哥,家住几间破瓦房,父母60多岁,体弱多病,都干不了体力活。

  到了香菇割袋采摘时,魏青成忙不过来。经人介绍,陕西省商南县28岁的李美荃来到魏青成家打工。在劳动过程中,魏青成和李美荃相互产生了爱慕之情。

  一天,魏青成说,你真能干,我家种香菇多亏了你。李美荃说,在商南家里也没事干,还是来做香菇活心里得劲儿。你家要是再盖几间平房,我会舍不得走……

  有女孩子情愿嫁给自己,魏青成高兴坏了,彻夜想得睡不着觉。

  当年香菇收完后,魏青成用卖香菇赚来的两万元钱盖了4间平房,便迫不及待到李美荃家提亲。2000年春节前,魏青成和李美荃喜结连理。婚后20多年,二人齐心协力种香菇,日子过得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寨根乡桑树村村民陈延华也是一位种植香菇的能手。

  笔者与他攀谈中得知,1996年初,西峡县政府在重阳镇水峡河村建立20万袋香菇种植示范基地。该基地像块大磁石,引来很多人观摩学习,更牵动着陈延华的心,便风雨无阻,隔三岔五到基地取经。他虚心向专家杨叶彬学习香菇种植管理技术,回到家就不断实践。

  2000年初,陈延华来到陕西省丹凤县花瓶乡花瓶村,与该村村委会和农户签订了香菇技术服务协议,从此吃上了技术饭。

  2000年至2012年,陈延华扎根陕西省丹凤县,常年搞技术服务。在他的技术服务和种植示范户的带动下,丹凤县花瓶、铁里铺和东坪等6个乡镇800多户群众走上香菇致富路。

  陈延华每年技术服务费收入6万元。一些种香菇富起来的村组干部、菇农和陈延华成了好朋友,每到香菇种植、销售季节,总会找他帮忙。

  当日,寨根乡寨根村首场“新农活”直播课开讲。课堂上,直播运营师拿着新鲜香菇演示如何直播带货,台下100多名党员和村民代表听得津津有味。

  “一个好党员,只有学到真本领,才能带领群众致富”。该村支部书记程业进课后意味深长地说。眼下,该村以“五星”支部创建为统揽,以香菇产业提质增效为主线,助力香菇小镇建设,凭借香菇产业优势曾荣获“全国小蘑菇百强村”殊荣。最近,有党员想尝试直播带货把香菇卖个好价钱,于是,该乡组织电商人才利用党员活动日开展直播培训,“新农活”直播课堂应运而生。

  如何确保香菇产品更优、怎样直播运营……寨根乡借“百企帮百村”东风,联合企业电商人才举办公益课堂,帮助农民线上卖货增收。在这里,手机悄然成为“新农具”,直播逐渐成为“新农活”。(通讯员 范良术)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沪三组多措并举:优质服务 温暖乘客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内容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