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丨仓颉陵里寻味“中华文明点灯人”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丨仓颉陵里寻味“中华文明点灯人”
作者:  顶端新闻

顶端新闻记者 胡瑞

有人把中华汉字的历史比喻是中华文明发展壮大的万里长城,而中华汉字的创造者仓颉,就是这座万里长城的始修者。

2月19日,“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活动采访团来到濮阳市南乐县仓颉文化博物馆,移步变换中,一起寻味“中华文明点灯人”。

“相传仓颉是皇帝时代的史官,以结绳记事为主,大事记大结,小事记小结,随着部落扩张,仓颉已记不清大事小事发生了什么,急需新的记事方法,于是仓颉上观日月星辰,下看万物形态,发明了我们最古老的象形字,开启了中华文化新篇章……”在仓颉文化博物馆讲解员庞新刚的生动讲述下,一众人员首先来到了仓颉庙。

据介绍,仓颉庙建筑依次为朝天门、仰圣门、万古一人殿、六书殿、藏甲楼、玄门、东西厢房,均为仿明代建筑风格。

此外,庙区之外是仓颉陵,在仓颉墓前可以看到,墓碑造型奇特,酷似一“人”字立在墓前。墓碑高约5米,墓冢呈圆形,1米多高的墓裙将墓冢围护起来。

绕过陵墓,后面是仓颉造字台,名为“仓亭”。亭内有“灵龟负书碑”,刻有仓颉初创的二十八个字及其释文,揭示仓颉造字泄天地造化之密,所以,仓亭也称“启密亭”。

“仓颉创造了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蒙昧时代,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受到了人们的敬仰和赞誉,千百年来善男信女、文人墨客纷纷前来祭拜仓颉,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实物资料,”庞新刚流露真情地表示,如果没有仓颉造字,就没有咱们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仓颉是中华文明的点灯人。

据了解,南乐仓颉文化博物馆占地面积36000平方米,地上仓颉的庙宇和陵墓始建于东汉永兴二年,地下是仰韶、龙山时期的古文化遗址,是中华五千年之根基。2000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被省委宣传部命名为“特色文化基地”。2016年10月评为国家AAA级景区。2019年10月“史官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辑:杨康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相关内容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