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安阳汤阴:让“精忠报国”的岳飞精神浸润人心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安阳汤阴:让“精忠报国”的岳飞精神浸润人心
作者:  张香丽


  中国青年网安阳2月19日电说起岳飞,每个人都不陌生,岳家军、精忠报国、十二道金牌……岳飞是中国人心目中的悲情英雄,是忠义的代表。而在他的故乡安阳汤阴,岳飞庙就立于川流不息的市井中,潜移默化地将英雄气概浸润人心。

  岳飞像。张香丽 摄

  据介绍,汤阴岳飞庙坐落于汤阴县城内岳庙街,是为了彰显岳飞的精忠报国精神而修建的庙宇,现占地面积18100平方米,分为岳飞庙古建筑区和岳飞纪念馆区域。

  工人对岳飞庙进行修缮。张香丽 摄

  据了解,岳飞庙古建区域始建于南宋,改建于明景泰元年(1450年),后经明弘治、正德等年间陆续扩建,面积不断扩大。殿庑建筑百余间,是一处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外廓呈长方形,布局严谨、建筑精湛、殿堂雄伟、亭廊秀丽、古柏参天、碑碣林立,是缅怀英雄、抒发爱国情怀的胜地。1995年被批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岳飞书写的“还我河山”、“尽忠报国”。张香丽 摄

  岳飞一生虽然短暂,但他忠心报国、严谨治军、所向披靡,为抵御金兵入侵立下汗马功劳;他家风淳厚,严格教子,孝敬父母,为后世子孙树立了良好榜样。

  在汤阴岳飞庙新落成的纪念馆内,岳飞精神更是被分解为七个字:忠、孝、文、武、公、俭、廉。忠,忠于光复事业、忠于国家也;孝,百善孝为先,对母亲尽孝也;文,两首《满江红》,一首《小重山》,让后世望其项背;武,武功谋略,用兵如神,谥号忠武,乃是武臣的最高评价;公,公而忘私,舍小我为大我;俭和廉,是一体的,廉洁奉公,俭以养德,其名言“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颇有说服力。

  岳飞像。张香丽 摄

  春节以来,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面向全国游客推出福利,凡在岳飞庙景区入门处熟练背诵《满江红》的游客,即可免费游岳飞庙景区。“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连日来,岳庙街上,响亮的背诵声此起彼伏。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岳飞庙,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也在背诵声中深入人心。(张香丽)


编辑:顾清树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相关内容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