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样子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你的样子
作者:  冻凤秋

你的样子

冻凤秋


  你被时间打磨,被风霜雕刻,被俗世揉捏,你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另一个人,另一种样子。

  父亲指着墙上相框里的照片说,不像我。

  照片里的他40多岁,正值盛年,白衬衫配灰西装,丰神俊朗。

  她印象中的他正是这个样子,是腹有诗书、清逸傲气的才子,也是与世俯仰、睿智能干的顶梁柱。

  很奇怪的,一个人是什么样子,好像早已定格在你的脑海里。那或许是初见时的模样,或许是数次相见印象的叠加,或许是个性气质的凝聚,或许是才华人品的塑造,总之就是那个样子。

  任凭流转,世事变迁,任凭如今你的模样在眼前晃动,依然固守脑海中的记忆。

  父亲如今瘦了很多,瘦到让人觉得怜惜。是逐渐瘦下去的,还是忽然变成了这个样子,我一直没弄明白。

  仿佛有一双大手,到了某个时间节点,刀砍斧削般,就把星眉剑目、高大魁梧带走了,只剩下一身清骨,茕茕孑立,似欧阳询的书体。

  又仿佛是慢慢地,一天又一天,带走英气、血气,脾气还在,已经变得和气,偶尔也会叹气。

  这几年,他开始耳背,买了助听器,也是想起来才用一下。

  每次跟他说话,都要提高声调,其实大声小声也都无所谓,他支起耳朵,总也听不清,更多时候,靠看我们的口型,连蒙带猜。

  比比画画,误会难免。但亲人之间,有一种天然的默契,说与不说,终能心意相通。

  从辛丑岁末到壬寅初春,在海南三亚两个多月时间,难得与父亲朝夕相处。

  买菜,做饭,散步,看书,写字,出游。

  南国灿烂的阳光驱散如烟的往事,清爽的椰风抚慰往昔的伤痛。每一天,云朵在天空变幻着舞姿,送来无边的丰盛和惊喜。

  微信上那些言不及义的碎片,一点点消失在蓝莹莹的海水里;静谧的氛围在鸟雀的呼唤中生长;美的心绪在三角梅热烈的容颜中绽放。

  人缓慢地生活,渐渐有了树的模样。

  一棵树会想什么呢?

  会不会听到一朵大大的火焰花从枝头跌落的声音,叫人惦念,让人心疼。

  内心安静下来,就会听到世间万物的倾诉。不仅有眼前的山林,更有千年前的风景。

  那时她觉得自己化身为《诗经·卫风·考槃》中的那个自得其乐的硕人,在山林之间,感受到自由、舒畅、清净,带着一份达观和逍遥,思想就插上了翅膀,飞得很远。

  她与一起诵读《诗经》的朋友们分享在山中生活的所见所感,分享专注于观察、写作、绘画等等喜欢的事情时,那种深深的难以言表的愉悦,她讲许由洗耳、庄子鼓盆而歌的故事,讲诗僧寒山和美国诗人加里·斯奈德的缘分,讲卢梭《瓦尔登湖》的启示等等。那些高洁的贤士、旷达的智者、参悟禅机的诗人、卓越的思想者,引领着我们超越世俗的羁绊,攀登精神的雪峰。

  关于那些日子,她曾写下这样的句子:

  每天清晨,最重要的事情是唤醒湖水。

  有时拉着朝霞的手奔向湖边,让欢喜的笑声叫醒它;有时采几朵白云扔到水中央,让波澜温柔摇动它;

  有时大声地背诵《诗经》,让数千年的古风吹拂它;有时,静默着,等它宿醉后慢慢醒来。

  每个黄昏,最重要的事情是与远山对话。

  看它的表情随光影变化,琢磨怎样才能勾勒出它的轮廓;

  画面上,每一块石头的位置如何摆放,如何皴擦它们的肌理;

  每一片树叶,每一个花瓣,怎样点染,怎样上色;

  而最难的,是描摹出灵魂的形状。

  山的眼睛闪躲着,看不清它深藏的心事。

  成长的很多年,父亲奔波在外。少了陪伴,总觉得疏远,心里很爱,但并不亲近。

  那时只有春节,会吃到他亲自做的饭菜,很丰盛,很美味,是大厨的水准。

  这次陪他到南方之南,看他开始为柴米油盐精打细算。

  把萝卜丝切得细如发丝,拌上小葱香油,入口清脆;用电饼铛做出外焦里嫩的锅盔、葱油饼、菜馍;一碗普通的胡辣汤、捞面条、紫菜蛋花汤在他手里变成口感极佳的美食……

  女儿只是看着,等着,温暖地享受着。

  大道至简,生活也是这样,简单朴素,便生美好,得自在。

  任世事变幻,人情磨砺,她心上种植的,仍然是年幼时父亲教她诵读的那首诗的意境: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那是近千年前,北宋哲学家、教育家邵雍在春天去共成(今河南辉县)游玩时,看到美丽的田园风光,写下的小诗《山村咏怀》。

  无论怎样的生活境遇,他总是一副怡然自得,安心悠然的样子,正如他晚年在洛阳伊川居住的“安乐窝”的名字。

  据说,安乐先生每每出门,乘一小车,随意而行。人们对其车轮声非常熟悉,路人争相迎候,老百姓都欢愉地说:我家先生来到了。那是对贤德之人发自内心的敬爱。

  她想到就在这四季轮回,因为和一群热爱诗书的朋友一起阅读《诗经》,那些看似平凡的清晨和夜晚,洋溢着新鲜和喜悦。每一天都在吸收彼此带来的丰富营养,每一个人的认知半径连接在一起,让心中的田园不断开阔盛大。

  想到单占生老师为我们讲《诗经》课时说到的,归隐也是一种向前走的方式,它实现了你的另外一种人生的理想,它让你感受到另外一种特殊的人生。

  而隐于诗书何尝不是一种更好的前进方式?生命长路的尽头是漫漫黑夜,而在这路途中,历史的遗存、文化艺术的珍宝、蓬勃新鲜的感悟,皆是完美人生的附加赏赐,有了这些,才能为灵魂织就华美的衣裳。

  你还是你吗?

  那因为诗书带来的微妙的自我更新,你可知道?

  肉体日渐老去,你的灵魂却时刻在变美,你可知道?

  是骨子里的教养和优雅,拂去尘埃,擦亮你的样子,你可知道?

  泡一壶清茶,开一树繁花,有好风迎面,与云霞为伴,让明月照亮这条绵长的诗路,让你聆听内心的声音,一路颠簸,找回最初的样子。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传承玉雕文化:擦亮南阳玉雕品牌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内容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