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啼鸟岩花动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一声啼鸟岩花动
作者:  王俊义

一声啼鸟岩花动

王俊义


  白鹿原

  出菊潭,拾级而上。登顶菊花山,东望菊潭县遗迹,一村庄而已。夕阳端坐群山,之后慢慢走向群山的那一边。轮廓如金,镀亮四野。山脉和大地都是孩子,躲在夕阳的裙裾里。老祖母一样的夕阳,带着一天远去。

  居住过李白和孟浩然的菊潭县,消失于一千多年前。《唐书》里,菊潭县仅有一行。人和群山,河流与田园,树林与村庄,都是不被《唐书》记载的。包括菊潭县的县令,也是不被《唐书》记载的。典籍里,史官惜墨如金,很多事物都被虚无了。

  西南而望,阡陌田畴,村庄俨然。顺山势蛇形,山顶一片平原,曰白鹿原。

  田埂横竖,穿过山顶的平原,和小路一起,进入村庄。大概真的有白鹿一群,出没于山顶平原吧,不然何来白鹿原。白鹿已随岁月去,此地空留白鹿原。晚来的脚步,踏不出时间的回声。

  也许如陈忠实小说《白鹿原》,有姓白姓鹿的居住其间,因姓氏为地名,就叫了白鹿原。村庄无人姓白,也无人姓鹿。这个白鹿原,非陕北白鹿原。

  走原上,寻白鹿无果。几行绿树,绕过屋檐。白鹿衔草而过,日子一如云烟。人脚步踏过的地方,原本是白鹿经过的地方。村路不老,山原不老,甚至白鹿不老。老掉的,是一些人和另一些人,一些庄稼和另一些庄稼,一些云彩和另一些云彩。

  白鹿原上,元好问一住三年。他虽然是个县令,不知见过原上白鹿否?夜半醒来,听见过呦呦鹿鸣否?

  元好问在白鹿原见到的,无非农桑。他住在白鹿原上自己的新房里,诗词也无非农桑与日子的感慨:

  《蝶恋花 白鹿原新斋作》

  负郭桑麻秋课重。十角黄牛,分去声得山田种。乡社鸡豚人与共。春风渐入浮蛆瓮。绕屋清溪醒午梦。一榻翛然,坐受云山供。四海虚名将底用。一声啼鸟岩花动。

  去白鹿原,问元好问。齐曰:不得而知。金代的诗人元好问做过县令,后逍遥于何方,对于白鹿原上人,很无所谓。只有农桑如故,只有一声啼鸟如故,岩上山花如故,吹动岩花的山风如故。

  一切如故,我就是个如故的人。从西峡菊潭之上的白鹿原走过,记住一句“一声啼鸟岩花动”,就不虚此行了。

  菊潭

  唐朝的县,名字很唐诗,也很李白,与唐朝是个诗歌的朝代有关。唐朝的科举有一个诗歌考试,考的是五古。王维的五古考得很好,王维就做了左丞。

  唐朝有道教名山,曰菊花山。半山有一石洞,曰菊花洞。洞中有半圆的石潭,曰菊潭。

  菊花山下的县,便曰菊潭县。以菊花和潭水为名的县,鲜见于典籍。

  菊潭的水,是泉水。不因旱季水半潭,不因雨季水漫潭。不亢不卑,四季如此。

  去菊花山,便要去菊花洞拜谒菊潭。一潭泉水,何来拜谒之情?曰:喝了菊潭水,耳聪目明,无疾无恙。撩一把潭水,洗净双眼。掬两捧潭水,润舌润喉。凡夫俗子不拜无用之神,菊潭虽不是神,却有用,即可拜谒。

  李白来过菊潭,为的是在潭边纵酒。孟浩然来过菊潭,为的是潭边寻菊。

  菊潭如镜,照耀了唐代诗人们的容颜。可惜菊潭之镜没有底板,来了去了,没有留下诗人们的身影。唯有泉水汩汩而出,如酒如歌。李白喝泉水,泉水浪漫;孟浩然喝泉水,泉水田园。菊潭只有一个,诗人来了两个。性格不同,诗风迥异。没有两个相同的诗人,如同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

  一千多年后,到菊潭喝泉水者众,可惜谁也没有把自己喝成李白和孟浩然。

  我也喝过菊潭的水,愚顽如我者,依然愚顽。菊潭之水,不因李白来过,就汩汩诗情,也不因孟浩然来过,就汩汩淡然。

  菊潭山泉,泉水一潭。诗仙翩然,我辈不翩然,泉水奈我何!我奈泉水何!有千年的泉水,没有千年的人,也没有千年的人影。我在菊潭里寻觅,没有李白的影子,也没有孟浩然的影子。我是一个拜谒者,走后也就没有我的影子。

  李孟祠

  独坐夕阳,群山如羊群,在晚霞里奔跑。到了暮色四合,群山还在,晚霞跑了。

  菊潭之西的山岫,两棵巨大的老树,被夕阳镀亮。

  是枫杨树,是老楸树,还是白果树?不得而知。它们的影子掠过田园,落在村庄的屋脊上。

  两棵大树,夹着一间孤零零的屋子。和老树一起,勾勒一个老掉牙的剪影。那间房子,是李孟祠。祠堂里供奉的,是李白和孟浩然。

  两个唐朝诗人的祠堂,青砖灰瓦,脊檐飞兽。其实,那是民间对于诗人的尊崇意识修建起来的祠堂。虽然李孟祠只有一间屋子,也是至高无上的。毕竟那是诗人的一座祠堂。

  李白在菊潭写了:时过菊潭上,纵酒无休歇。泛此黄金花,颓然清歌发。

  孟浩然在菊潭写了: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主人登高去,鸡犬空在家。

  那座李孟祠,是为李白和孟浩然修建的并不十分准确,是为两首唐诗修建的,才是修祠的目的。

  李白来过,而不留下诗篇,大概也是无人知晓他来过的。孟浩然来过,也是因为一首唐诗,才知道他的确来过。

  李孟祠,站立在西峡的山岫上,不过是两首唐诗站立在西峡的山岫上。

  两棵老树站立在山岫上,或许就是李白和孟浩然站立在山岫吧。

  李孟祠,最适合在独坐夕阳时远望。去了李孟祠,找不到李白,也找不到孟浩然。他们都在唐诗的书页里漫游,打开唐诗,李白会走出来,孟浩然会走出来,与我们不期而遇。

  藏于书页里的经典,才是经典。远望李孟祠,是远望民间的李白和民间的孟浩然。

  夕阳要落入群山的时候,李孟祠的影子铺排过来,两棵老树的影子铺排过来,笼罩着我。

  阡陌一片苍茫。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散文集《乡情》出版发行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内容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