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美容师
苟云惠
清晨七点半前,她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放好电动车,穿好防晒衣,戴上安全帽,有的还来不及去趟厕所,开工的吆喝声就响起来。
我注意这些女工是昨天中午,不经意看向楼下,却看到三五成群、围坐在工地吃午饭的她们。
为了让广大市民有良好的居住环境,提升城市品牌,南阳市委、市政府在巩固中心城区清洁美化家园的同时,同步实施“中心城区添绿”“周边区域扩绿”“主次干道补绿”“居民庭院增绿”等绿化提升工程,城市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我所住小区的楼下,一块紧邻滨河路的空地,就这样被轰轰烈烈地美化。这些每天忙碌在市区、街道、庭院、园林的工人,便是城市的美容师、大地的美体师。
当我吃过饭准备午休时,不由地想:她们家住哪里?吃完饭怎么休息?假如干活的地方离公厕很远,怎么办?特别是女性的生理期等等问题盘旋,忍不住又向外看。
午时的阳光,把房顶照得明光发亮,沿光线向下,最先看到三个人,背靠配电房墙根坐,一个低头,一个仰脸,一个把头弯到膝盖,一动不动,仿佛时光凝固,陷入深深地寂静。
旁边的杉树,小山一样的树冠,投下房屋一样的树荫。树荫下,七八个人头朝外,脚朝内围躺成圈,自带的布单子五颜六色,帽子遮脸,远远望去,似一朵静开的花。平躺、侧卧、蜷缩、弓腿,每一种姿势都那么自然,像躺在自家的大床。也许泥土的气息更接近人的底气,看起来睡得又香又甜。
“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达·芬奇的名句不自觉地跑出来,对比自身,让我羞愧。每顿都能吃到可口的饭菜,上班不用风吹雨淋,还闹什么无味失眠,真该走出去,到建设美好家园的洪流中,甩开膀子大干几天体力活试试。
下午四点多,我从一旁拉土送树的小路拐进去,想近距离接近她们。凹凸不平的地势,设计有丘陵、平原、洼地、水塘、小溪,我深一脚浅一脚地走,鞋上很快蒙上一层黄泥。
吊车从临路的货车卸下高大的树,几个女工手脚麻利地把树叶撸掉,因为这样可以减少植物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保证移栽成活。撸好后被男工和吊车一棵一棵放入挖好的树坑,她们填土、浇水,有条不紊。
另一群人正把切割整齐的草皮,紧贴泥土放上去,我边走边看,走近铺草坪的女工,思索着怎样搭话。一个大姐,一手拿一块草皮,目测每块长约六七十厘米、宽三四十厘米,被草根紧抓的土层,怎么也有三指厚,看她弓身弯腰,有些吃力,我赶忙上前想帮她,她瞥我一眼,妥妥地把草皮放好铺到位。
“大姐你真行!”我发自肺腑,脱口叫好。
“嗨,在家大几十斤的麦袋子都扛了,这算啥?”
我们就这样唠叨起来。
“我们多数是城郊农村的,农闲时出来打短工,哪有活去哪干。”“盖房、修路、清洁、种花养草、超市搞活动,有人喊就去帮忙。”“现在是上午七点半开工,中午休息两小时,下午六点前收工。”“干一天有一天的工钱,多少都比歇着一分不挣强。”
她们七嘴八舌:“俺家离这儿最远,从东北穿城到西南角,我早上四点多起床,煮个鸡蛋馏个馍,吃完骑上电车就跑。”
“你们中午是自己带饭还是发盒饭呀?内急了怎么办?”
她们笑了:“自己带?哪有时间做呀,再说带来早凉了,买饭吃。”
“内急?我们不喝水,光出汗,急啥?”
谈兴正浓,又开来一辆装满草皮的货车,两个人利索地噌噌几下爬上车厢卸货,其他人自觉排成两列,你递给我、我传给她,不到一刻钟,山包一样的车厢被削平;司机开到下一个地点,她们追着汽车跑过去,熟练得好似训练有素的流水线。
“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提高城市整体品位”……标语鲜明的红旗插满工地,迎风招展。望着她们忙碌的身影,望着这片热闹的繁忙,我抚摸一棵刚栽种的孔雀树,嫩芽深红,等待变绿,枝头上两片红黄互染的薄片似花非花,似叶非叶,像停落的蝴蝶,翩跹起舞,甚是好看。
楼上不知谁家的窗口,飘出《春天花会开》的笛声,欢快的旋律让我浮想联翩。仿佛这偌大的花园已经建好,绿的草、红的花、各种造型的树,曲直有度,似上帝弄洒的颜料,倾泻地面;蝴蝶、蜻蜓、夏蝉、秋虫、冬雪,次第光顾;我和家人邻居,沿小桥流水散步遛弯,老人孩子坐在亭台长凳,闲聊玩耍;各种健身器材、球场、步行道,错落有致,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在日出的早晨,夕照的傍晚,悠闲流连……顿觉生活美好,一切都让人百看不厌。
谢谢你,所有奔波在城市内外的美容师;谢谢你,创造爱和美好的人。用双手和智慧打造优质的生活环境,用勤劳和奉献为城市画上靓丽的一笔,期待每个人为我们美丽的家园增砖添瓦,更祝福我的家乡南阳越来越好、迈步走向新时代。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鼎铭家族的秘史 ——读李振富先生《记住乡愁》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