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段平)今日,本报大型主题报道《出彩南阳》刊发第三篇《实干奋进勇争先》,全面展示我市广大党员干部更新观念、自我加压、拼搏进取、争先创优,以观念能力作风大提升加快南阳大发展快崛起的崭新风貌。
观念能力作风建设是我市贯彻中央、省委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是加快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迫切需要。文章聚焦我市深入开展的“观念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全面展示各级各单位把观念能力作风建设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有力推动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招商引资、营商环境、城市建设、乡村振兴、社会稳定等工作取得新发展、新成绩,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增添动力日前,市委书记朱是西在全省“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读书会上作典型发言,受到一致好评。我市自开展“观念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以来,广大党员干部更新观念、自我加压、拼搏进取、争先创优,形成了实干干实、竞相出彩的好态势。
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多数进入全省第一方阵,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7%,增速居全省第三位;项目建设如潮涌动、战意正酣,折射出蓄势待发的强劲势能;1834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窗通办”,政务服务效能充分释放……南阳正高速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按下了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加速键”。
把牢方向之舵
“现在,我们最大的差距,是思想观念的差距;最大的短板,是能力作风的短板。迫切需要来一次思想大解放、能力大锻造和作风大整顿,激发新时代奋勇争先的内生动力。”2021年12月27日,市委书记朱是西在全市“观念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言犹在耳。
观念能力作风建设是我市贯彻中央、省委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是加快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迫切需要。今年7月底,朱是西带领市党政考察团到湖北襄阳、宜昌考察,对比南阳与襄阳、宜昌发展,从产业现状、市场主体、营商环境、城市建设、发展观念等七个方面,连发七问“为什么”,直击南阳在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机遇上渴望发展、加快发展的紧迫感与挑战性。伴随市委七届三次全会的召开,南阳奏响了“党员当先锋、企业当主力,建强副中心、奔向新辉煌”的最强音。
围绕“创新观念、提升能力、提升效率、优化作风、优化环境”的目标,全市党员干部以“政治力强、观念先进、行动迅速、善作善成、勇争第一、廉政为民”二十四字作为行为准则,切实把标准立起来、促氛围严起来、助工作跑起来。
市委每季度召开一次活动推进会,市观念能力作风建设活动办每月召开两次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活动开展中的有关问题,确保活动不偏不虚不空;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市四大班子领导分包县市区、市直单位,参加活动专题班子扩大会,督导推动活动走深走实。
市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各县市区、各单位精心组织,广大党员干部闻令而动,营造了讲学习、强能力、转作风的好氛围,形成了找问题、挖根源、抓整改的好局面,构筑了讲担当、重实干、促发展的良好态势。
全市上下深入开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讨论活动,县市区和市直单位120位“一把手”接受主流媒体采访,畅谈“建设副中心,我该怎么办”;各级各单位通过中心组学习、支部研讨,以及举办演讲比赛、开展主题征文活动等方式,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上来,为活动深入开展打下坚实思想基础。
广大党员干部在真学中促深化、在真信中促消化、在真用中促转化,打开思想“总开关”,奏响高质量发展“最强音”。
扛稳发展之责
“真诚感谢你们,我们期盼已久的房权证终于拿到手了!”市城区白河南长春街原市地税局家属院13号院业主代表郭建江等人,向市解决企业群众“办不成事”问题窗口工作人员表达感激之情。这是群众发自肺腑的感谢,也是我市坚持为企业群众办好事、让企业群众好办事的原则落到实处的有力印证。
围绕制约发展的堵点、顽疾,我市大力开展“查堵点、破难题、建机制、快落实”活动和“转作风、提效能、促发展”作风建设集中整顿,实行重点科室“群众评”,市县两级成立“办不成事”受理窗口,设立作风建设监测站,共收集问题线索7311条,解决堵点问题5968个、群众长期“办不成”的难点事项268个。
“躺平式干部”专项整治的开展,推动干部全面干起来、跑起来。聚焦发展需要,我市全力推进“十大战略”进党校,持续办好“三讲一争”大讲堂,有针对性地组织金融知识、重点岗位人员素能提升等培训,选派干部到芜湖跟班学习,到企业、金融机构等接受锻炼,以干部能力提升促进发展提速。
中心城区清洁城市美化家园“1050”专项攻坚行动落地有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力有效,“五快一提”机制助力项目建设提速增效……涌现一批在服务中心大局中敢闯敢拼、成绩突出的先进典型,促进各级干部比学赶超、突破争先。
有正面典型激励,也有反面教材警示。通过明察暗访、市委巡察反馈、群众反映等方式,我市查准并曝光一批负面典型,及时开展以案促改,达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效果。在主流媒体上宣传“群众满意”科室典型做法的同时,对群众满意度低的科室进行曝光,10个单位负责人在全市活动推进会上作表态发言,对“企业服务日”活动开展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全市通报批评。
践行务实之举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各级各单位把观念能力作风建设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紧扣大势、紧贴大局、紧抓大事,坚持拿成果说话、用事实说话、以数据说话,以今天的“拼搏程度”换取明天的“发展高度”。
“三个一批”加速突破。市委主要领导带队招商引资、洽谈项目,每月28日召开项目集中签约活动;每周召开重点项目周例会,推动项目快审批、快供地、快开工、快建设、快投产、提效益。总投资100亿元的中德产业园、总投资50亿元的电驱产业园、总投资40亿元的年产10亿件中小透镜等项目相继上马,千亿级数字光电产业谷和全球防爆产业谷正在加快打造。
创新驱动提速增效。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省科学院南阳光电研究所、许为钢院士工作站、南阳东方光微研究院、先进光学与功能镀膜中试基地等先后挂牌成立,与中国人民大学合作共建南水北调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今年前7个月,我市新增国家级创新创业载体2家,省级以上双创载体达到22家,存量、新增数量均位居全省第一方阵;全市省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达到234家。
营商环境大幅改善。“放管服效”改革、“万人助万企”活动持续深化,“企业服务日”“畅聊早餐会”、成立企业服务中心、召开企业家表彰大会等助企举措有效拉近了企业与政府的距离。
民生实事利民惠民。聚焦“一老一少一青壮”,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5.6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24.3万人;建成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41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443个,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入网人数182.9万人;处置化解问题楼盘,提前完成年度任务;开设跳蚤市场,规划设置夜市摊位,为群众提供弹性就业岗位。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认真执行风险危机管控周例会制度,实施党建引领全科网格化治理,扎实推进“三零”平安村(社区)、单位创建,反恐维稳、信访稳定、舆论安全、社会治安、安全生产、防汛减灾等总体稳定,为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只有作风再锻造才能领跑有望。“建强副中心、奔向新辉煌”的号角已经吹响,我市将紧紧围绕省“十大战略”、市“十大行动”,坚持以典型案例立标引领、以培训锻炼提升素能、以作风转变突破争先,始终保持能力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饱满精神状态,在实干中开拓出一片新天地。
编辑:窦文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