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网网评 | 让防治走在网络诈骗前面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南阳网网评 | 让防治走在网络诈骗前面
作者:  陈向阳

让防治走在网络诈骗前面

陈向阳


  9月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决定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 提起电信网络诈骗,“徐玉玉案”是一个标志性事件。2016年8月,山东临沂高三毕业女生徐玉玉,因被诈骗电话骗去本要用于上大学的9900元,伤心欲绝导致心脏骤停,不幸离世,随之引发全国关注,主犯被判处无期徒刑。在此之后,围绕着电信诈骗治理,从制度到执法行动,都有了明显进步。

  电信网络诈骗是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新型网络犯罪,在当下的刑事犯罪案件中占据很大比重,如何有效应对已成为社会治理的一道必答题。在高压震慑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持续上升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但打击防范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是保护群众财产安全的需要,也是发展数字经济的需要。所谓“打蛇打七寸”,持续开展的打击整治非法开办贩卖电话卡银行卡犯罪的“断卡”行动,就打在了犯罪的“七寸”上。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治理已进入深水区,从对现行案件快速侦破,到切断上下游黑灰产的技术链、网络链、资金链,一系列越来越深入的治理组合拳表明,今天的反诈早已不再拘泥于就案办案,已经形成全链条反诈、全行业阻诈、全社会防诈的齐抓共管、群防群治格局。

  实践证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不能止于见招拆招,必须让防治走在网络诈骗前面。从公安、金融、电信、互联网等相关各方守土尽责的工作责任闭环,到强化系统观念、法治思维,注重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突出了一个“共”字,进一步释放出对反诈工作齐抓共管、协同共治的明确信号。

  全社会携手、各部门齐心,形成合围之势,推动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是斩断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有效举措。近年来,有关部门在反诈宣传、预警劝阻等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探索,形成了许多宝贵经验。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正是把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宣传防范和预警劝阻措施上升为法律规定,进而推动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制度化、法治化,有效堵住监管漏洞,不断挤压电信网络诈骗空间,织密织牢反诈防诈的法网。

  再高明的网络诈骗技术,也是利用人性弱点,只有我们牢记“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电话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再狡猾的诈骗分子也无伎俩可施。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源上铲除滋生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土壤,共同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