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网网评 | 大潮奔涌 宛山宛水物华新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南阳网网评 | 大潮奔涌 宛山宛水物华新
作者:  马钰春子

南阳网网评 | 大潮奔涌 宛山宛水物华新

评论员 马钰春子

  

  皓日初升,鸿鹄振翮,大河迎风东去,豫宛大地,群山如黛,碧波汤汤。


  党的十八大以来,南阳牢记嘱托走在前,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勇毅笃行,以改革作楫、开放为帆,合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浓墨重彩绘就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瑰丽画卷。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时代之变和世纪疫情叠加之下,无动于衷就等于束手就擒,越在“困顿”之时,越是考验战略定力,越要实现高效统筹。穿江越海起宏图,纵横自有凌云笔。南阳把握百年交汇的机遇,锚定“两个确保”,全面实施“十大战略”,高处谋势、新处落子,在变局中掌握主动,用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难,推动重大决策部署条条落实、件件落地、事事见效。


  稽古2.66万平方公里的一“宛”绿水青山,千年楚风汉韵绽放文脉之光,在这里,掬一捧水可遥望历史深邃的眼眸,捧一把土能感受文明跳动的脉搏。“文旅文创融合战略”是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的重要一环,文与旅相伴,旅因文而兴,数千载浮沉锻其筋骨,新时代精神铸其精魂。迈步新征程,南阳深挖历史文化宝藏富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强化文旅重大项目支撑、加快文旅重点项目建设、放大文旅融合叠加效应,在保护和传承基础上创新、在不断创新中发展,推动历史底蕴“活”起来、旅游发展“动”起来、文化自信“强”起来,以“有说头、不缺看头”“有资源、不缺转化”“有形态、不缺业态”的文旅软实力支撑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


  伏牛披绿,护渠长清;丹水安澜,润物利民。从2014年运行至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安全运行2700余天,累计调水超477亿立方米,成为许多北方城市的供水安全生命线、经济发展保障线和生态恢复水脉线。一泓碧水,贯穿南北;嘱托殷殷,江河回响。作为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和渠首所在地,南阳深化河长制“四制四化”工作模式,创新推行8项“河长+”机制,建立健全南水北调水源区和干线工程河湖长制工作体系,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切实扛起清水北送的重大使命。


  是奔涌的大河,也是希望的沃野。为让“中国碗”盛上更多“南阳粮”,我市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用心耕耘脚下这片豫西南厚土,生长稼墙,“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把“望天收”变成了“吨粮田”。耕地面积虽不足全国的1%,今年夏粮小麦产量却达86.73亿斤,占全国的2.4%,成为21个粮食年产量超百亿斤的地级市之一,以夏粮“十九连丰”扛稳“国之大者”责任,助力推动九州腹地实现由“中原粮仓”到“国人厨房”,再到“世界餐桌”的转变,这就是,南阳担当。


  如果说,粮食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压舱石”和“定海针”,那么数字经济就是跨越发展的“加速器”和“快进键”。8月16日,南水北调高质量发展论坛之首届南阳数字经济发展大会召开,京东与我市数字产业激情碰撞,握紧合作之手,共同拥抱数字经济新蓝海。华为大数据创新中心入驻、中关村e谷(南阳)软件创业基地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中关村信息谷被认定为省级双创载体、牧原智慧养殖入选省数字化转型典型应用场景……敢为人先才能步步领先,厚积薄发必能行稳致远,站在蕴含着大机遇、驱动着大未来的新风口、新赛道,从“落笔”到“落地”,南阳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以数字经济搭建科技创新的“四梁八柱”。


  河南,何难?南阳,无恙。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规划的落地实施,“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的正式入选,让南阳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叠加期、发展黄金期。志当存高远,行当积跬步。躬逢盛世,南阳事不避难,知难不难,化新旧动能转换的“起势”为全面协调发展的“胜势”,化对外开放的区位“洼地”为全方位高水平开放的优势“高地”,化发展环境营造的“潜力”为市场主体成长的“活力”,稳扎稳打,走出盆地,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以新的战略定位,扛起新的使命担当。


  使命催发,征衣不解。踏着喜迎二十大的激越鼓点,南阳上下同欲、勠力同心,全力开局破题、奋力高台起势,在天下至中的原野上爬坡过坎披荆斩棘,在望北向南、承东启西的九州腹地追风逐日驰而不息。


  南阳,潮起帆正,驭浪前行。


编辑:马钰春子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