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县:车间搬到咱村里 居家挣钱有奔头
工人们正对锂电池进行检测包装。
8月20日,阳光明媚,新野县上庄乡邓庄村的锂电池车间里一片忙碌,几十名村民正在赶制产品,流水线上的工人们对一排排崭新的锂电池进行检测、包装。
“我腿有残疾,行走不便,这个建在家门口的公司真好,在这里上班每月能挣3000多元,还能照顾家里,相信日子会过得越来越好。”邓庄村45岁的残疾人王洪彦一边忙着手里的活儿,一边告诉记者。
据了解,该车间是“万企兴万村”行动开展后,村民程相超经过调查回乡投资建设的帮扶车间。程相超将自己位于新野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的河南凯旋裕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部分生产工序搬到邓庄村,一来可以缓解企业的用工需求,二来可以回报家乡、造福桑梓,用实际行动解决乡村经济发展短板,实现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该车间目前拥有6条锂电池包装生产线,带动了周边村民120人在家门口再就业,其中残疾人15人。日产圆柱形锂电池约15万支,年营业额达到3000万元,村民月均收入在3500元以上。
与此同时,在新野县前高庙乡前张楼村的帮扶车间,工人们正在加工鞋子。该帮扶车间是在外创业的时战勇夫妇回村创办的,为鞋子半成品加工车间,由熟练使用针车设备的村民负责加工。时战勇夫妇原本在广州开办制鞋厂,现在帮扶车间内有30名熟练工,带动周边困难家庭的村民11人再就业,年人均收入2万元以上。
新野县委统战部副部长齐炳合告诉记者,“万企兴万村”行动将村、企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共赢发展,解决了当前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村民“打工难”的问题。
事实上,新野县根据乡村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台多项政策,鼓励青年企业家回乡创业办厂,让产业链条下沉乡村,建立利益共享、责任共担、发展共赢的村企对接合作机制,让村民们在家门口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增加收入。同时邀请更多的青年企业家为家乡建言献策,共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全媒体记者 张玲 通讯员 曾红庆 文/图)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阳市生态环境局内乡分局成立抗旱保秋工作队 助力抗旱保秋粮夺丰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