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部门联合保障新业态劳动者合法权益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八部门联合保障新业态劳动者合法权益
作者:  于晓霞

八部门联合保障新业态劳动者合法权益

休假社保  一个都不能少


微信图片_20220815195207.jpg

奔波在送餐路上的外卖小哥。 全媒体记者 张玲 摄

  随着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简称“新业态劳动者”)群体的日益增大,其权益保障面临的痛点、难点,逐渐成为社会的关注点。如何维护新业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8月15日,结合南阳市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实施办法》(简称《实施办法》),南阳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详解维护新业态劳动者权益的多项新政策。

记者探访

新业态劳动者权益频受损

  饿了有外卖送餐员送餐到家,累了有网约车驾驶员送到家门,购完物有快递小哥送货上门……在我们便捷生活的背后,是这些新业态劳动者活跃的身影。随着我市网约配送员、网约车驾驶员、互联网营销师等人数的大幅增加,他们的权益保障问题也随之而来。连日来,记者走访了解到,新就业形态展现出蓬勃生命力的同时,部分新业态劳动者劳动权益受损问题时有发生。

  现象一:不签劳动合同维权难

  小梁被辞退前是一名“网约清洁师”。今年3月,她在招聘网看到某公司招聘信息,到实体门店面试后入职,按照公司运营的“某某家政”APP派单,提供清洁工作。入职时双方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只签订了一份期限为一年的中介服务协议。协议约定,小梁每天在线时长必须是早上8点到晚上6点。在这期间,小梁不能拒绝接单,也不能擅自私下接单。

  小梁刚干满4个月就被公司开除了。小梁要求公司支付她工资差额及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赔偿金。而公司却否认与小梁存在劳动关系,说发给小梁的是劳务费,不是工资……

  现象二:超12小时工作是常态

  小李今年28岁,半年前在某外卖平台注册成为外卖骑手。

  在他看来,自己几乎把醒着的时间都用来送外卖了:系统派单、去店里取餐、按时送到顾客手中。成为外卖员后,他每天的工作时间是上午9点半到晚上12点,中午和下午各休息半个小时。

  每天工作超12小时,虽然年轻,但小李也有些吃不消,可不这么拼收入就会少。“工作量和收入直接挂钩,每天要接40单至50单,收入才过得去。”小李说,工作中,他最怕遇到顾客不接电话。有一次,他遇到一个出餐很慢的店家,同时又被平台派了其他单子,好不容易拿到餐,到了地点联系不上顾客。最后,两个单子因超时被扣20元。“当时真得很想哭。”小李说。

  现象三:发生事故没人管惹争议

  今年24岁的小方,曾是某外卖平台骑手,与平台公司签订有《劳务协议》。去年7月,在一次送餐途中发生意外,被鉴定为“伤残九级”,因没有工伤保险,平台公司称双方是劳务关系,不予支付其相应赔偿。多次协商赔偿事宜未达成一致意见,小方无奈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提起仲裁申请。经开庭审理后,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裁决小方与该外卖平台公司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仲裁机构认为,本案中,小方在公司组建的外卖站点从事专职骑手工作,公司与小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小方从事的餐饮配送工作属于公司安排的有报酬的活动,所从事的劳动属于公司的业务组成范围。根据《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相关规定,双方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人社部门

不签订劳动合同违法

  “新业态劳动者的工作任务来自平台,也是通过平台获得收入,所以平台应当主动承担起劳动者权益保障方面的责任。”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新业态劳动者,是指依托互联网平台就业的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互联网营销师等劳动者。

  那么,新业态劳动者该怎样签订劳动合同?有关负责人介绍,《实施办法》明确,新业态劳动者与互联网平台企业(简称“平台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平台企业应当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或者依托加盟、代理等合作企业用工的,平台企业要与劳务派遣公司或合作企业签订书面协议或合同,并督促指导其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对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但平台企业对劳动者进行劳动管理的,平台企业应当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协议,承担维护劳动者劳动权益的相应责任。

  “建立劳动关系的,平台企业不签劳动合同是违法的,劳动者可主张双倍工资。”有关负责人介绍,《劳动合同法》规定,已建立劳动关系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超过一个月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但最多不超过十一个月。

《实施办法》解读

  有休息权

  还有最低工资保障

  《实施办法》规定,平台企业应依法保障劳动者公平就业、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社会保险、职业伤害等权益,全面落实保障劳动者合法劳动权益和各项法律法规规定。

  平台企业应足额支付劳动报酬,不得克扣或无故拖欠,对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的新业态劳动者参照最低工资制度,保障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所得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应按法律法规规定保障劳动者的正常休息休假权,合理确定休息办法,在法定节假日支付高于正常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的合理报酬;合理管控劳动者在线工作时长,放宽配送时间,降低劳动强度。

  工伤要有保障

  社保也要缴纳

  《实施办法》明确,平台企业应当依法为未参保的新业态劳动者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新业态劳动者(包括非全日制从业人员)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用人单位同时就业的,各用人单位应当分别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新业态劳动者发生工伤,由受到伤害时其工作的用人单位依法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同时,以出行、外卖、即时配送、同城货运等行业的平台企业为重点,指导平台企业参加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鼓励平台企业通过购买人身意外、雇主责任等商业保险,提升平台灵活就业人员保障水平。(全媒体记者 于晓霞)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7月南阳市 CPI同比上涨1.7%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内容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