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移民生活“芝麻花开节节高”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南阳:移民生活“芝麻花开节节高”
作者:  

  白瓦红砖间绿意盎然,干净整洁的巷道从村口通到每家每户;崭新的两层新房里传出欢声笑语;一项项富民产业红红火火……漫步在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九重镇邹庄村,犹如走进一幅乡村振兴新画卷。


图片1.png

  

  邹庄村采用“支部引领+龙头带动+合作社+全民参与、共同致富”的模式,流转1000亩土地发展高效智慧农业,发展旅游果园采摘观光、小木屋餐饮民宿;成立大邹庄劳务公司,培训、吸引了1000多人从事旅游管理、交通、保洁、餐饮等工作,让村民在家门口就有工作。


图片2.png

  

  去年,南阳全市南水北调移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万元,全市92个移民村集体收入超过1400万元,累计引进龙头企业84家,成立合作社227个,培育致富带头人332人。美好移民村建设加快推进,移民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目标正在成为现实。


图片3.png

  

  距离南阳市中心城区仅6公里的杨营村年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了新高峰——119万元。2011年,全村217户810人从淅川县大石桥乡杨营村移民至此。如今,村里的1000多亩土地几乎全部流转出去,世世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走进产业园区成了职员,土地入股年底分红成了股东。全村人均收入从2011年的4724元提升至现在16266元,人人有事干,兜里有钱花,收入翻几番。


图片4.png

  

  一边是幸福的歌儿唱不完,另一边则是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

  

  马景生是邓州市林扒镇土门社区新移民,在邓州市移民发展部门支持下,马景生流转了林扒镇小杨营、邱岗和孟楼镇小李营等村1200亩土地,他把这连片成块的良田全部种上春玉米。2019年,他带着村里7个“80后”伙伴成立了“景生家庭农场”,凭借着引丹灌区的便利,他冬天种小麦、夏秋收杂粮,一举获得好收成。


图片5.png

  

  2021年5月至今,南阳在34个南水北调移民村投资9100万元,不断壮大移民产业。涌现出了唐河县老人仓移民新村万头养猪场,新野县张湾移民新村酸菜加工厂、13万只蛋鸡养殖场等致富典型;宛城区清丰岭村利用后扶政策和资金探索“飞地”经济,投建的南阳市丹水人家食品公司成功登陆中原股权交易中心交易板,成为南水北调移民首家挂牌企业。

  

  一年来,南阳市围绕“让移民群众的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目标,持续做好移民安置后续帮扶工作,把移民村建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示范区,多措并举畅通增收渠道,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编辑:谢瑶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