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牵线,交警现场论证—— 设置减速震荡线 降车速保民安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记者牵线,交警现场论证—— 设置减速震荡线 降车速保民安
作者:  徐蕾

路宽车速快,居民出门战战兢兢,记者牵线,交警现场论证——

设置减速震荡线  降车速保民安


微信图片_20220718182957.jpg

范蠡西路减速震荡线上岗。

  “小区门口事故多发,这一安全问题向交管部门反映后,立即设置了减速震荡线,把过往车辆车速降了下来,我们代表全体业主感谢你们。”7月18日,在南阳市区范蠡西路天工兰乔圣菲小区,小区业主代表和物业管理人员向前来走访的交警和媒体记者表达谢意。

  事故多发

居民期盼斑马线护安全

  7月12日,范蠡西路天工兰乔圣菲小区居民向南阳晚报记者反映,自2020年底这段路打通后,交通安全问题成了附近几个小区居民的闹心事,路宽车速快,事故多发,大家日常出行变得战战兢兢,亟须有关部门帮助居民们解决这个忧心事。

  记者来到天工兰乔圣菲小区,发现该小区位于范蠡西路与车站路交叉口东侧,对面是卓越丹香郡小区,旁边还有碧桂园南阳首府小区。

  “今年3月6日,我们小区一位老人从卓越丹香郡小区门口往我们小区来,当时她在横穿马路时,被一辆快速行驶的车撞飞几十米远,人从丹香郡小区门口落到天工兰乔圣菲小区门口,当场死亡。7月9日,就在小区门口一个孩子乘坐家长电动车在机动车道行驶,被车辆撞飞,孩子伤得不轻。7月12日上午,碧桂园南阳首府门口又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伤者现在还在医院。”说起小区门口的交通安全问题,居民们目睹了几起交通事故后感到非常不安。

  记者观察,卓越丹香郡小区门口和天工兰乔圣菲小区距离前方红绿灯路口比较近,司机注意力往往在前方交通信号灯上,过往车速确实比较快。而且天工兰乔圣菲小区门口东侧,道路有一个缓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东向西车辆驾驶员视线,如果车辆上坡时车速过快,遇突然横穿马路的行人,很容易发生事故。

  两个小区门口能不能设置一条斑马线,小区的居民都从斑马线走,会不会更安全一些?7月12日上午,针对小区居民的诉求,记者向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勤务四大队反映该情况。当天下午,交警便和交通设施管理部门来到现场进行实地论证。

  交警回应

  设置减速震荡线降车速

  经交管部门现场论证,天工兰乔圣菲小区距离范蠡西路与车站路交叉口仅有130米,卓越丹香郡则更近。

  “范蠡西路从车站路口至工业路口,这段路700多米,目前已经设置了四条斑马线,除了车站路口和工业路口两条,中间的许庄巷路口、碧桂园南阳首府小区门口都有斑马线,再设置有些过密,也不符合《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相关要求。”民警告诉记者。

  民警对近100天内这一路段发生的交通事故进行分析,发现除了机动车车速过快,行人、非机动车随意横穿马路或逆行等情况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

  记者观察,卓越丹香郡小区门口和天工兰乔圣菲小区门口道路护栏有开口,行人和非机动车安全过马路的方式应该是向西行至范蠡路与车站路交叉口走斑马线,或向东行至碧桂园南阳首府门口斑马线处再过马路。但是常有居民图省事,选择少走几步路,直接横穿马路,险象环生。

  不适合设置斑马线,那么该如何保障这一路段小区居民们的安全?交管部门探讨后最终决定设置减速震荡线,将范蠡路两个方向的车速降下来。

  降低车速

  市民安全出行意识应提高

  7月13日晚,交管部门派出施工队在卓越丹香郡小区门口和天工兰乔圣菲小区门口东西两侧道路上设置了七排减速震荡线。据介绍,减速震荡线上有一排排长条状凸起相互交错,当车轮经过时,车轮与震荡线发生摩擦,整个车体就会被震得“嗡嗡”直响,使驾驶人、乘坐人有明显的震动颠簸感觉,起到警醒驾驶人减速的作用。

  7月18日,记者再次来到天工兰乔圣菲小区门口,有了减速震荡线,过往车辆车速降了不少。各种提醒交通指示牌正在完善当中。但是,路两侧居民还时不时有随意横穿马路者、骑电动车逆行的行为还未杜绝。

  针对这一情况,南阳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勤务四大队组织民警来到小区,结合小区居民身边的真实事故案例,向居民们宣传随意横穿马路、逆行的危害性与严重性,教育大家保障自身安全应首先从提高自身交通法律法规意识做起,不要为了省几步路冒险横穿马路。南阳晚报再次提醒广大司机朋友,无论在哪条道路上行驶,途径居民小区、学校、医院、商超门口等地点,要主动减速,遇行人、非机动车过马路应主动停车礼让。(全媒体记者 徐蕾 文/图)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