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文物的四次“亲密接触”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我和文物的四次“亲密接触”
作者:  周文海

  各位网友,关于淅川县仓房镇文物的“问题”,我是先后“亲密接触”过4次,现做“具体陈述”,请网友们明鉴!

  

  “供述”之一:我幼年时代,刚会跑,暂省略。

  

  【仓房文物贡献】1978年,下寺1~3号墓被发掘,先后出土龙耳方壶、铜簋在内的青铜玉器449件;青铜礼器、乐器、车马器及玉器、金箔、海贝等6098件,大小铜器551件,尤其是7件一组的升鼎(王子午鼎)、26件一套的编钟(王孙诰甬钟)更引人瞩目。

  

  ——时年我刚满2岁,不具备“作案条件”,此次请省略不计。

  

图片4.png

“鼎中翘楚”王子午鼎,国宝级文物,成为研究楚文化的标准器,1978年出土于下寺2号楚墓。

  

  “供述”之二:我少年时代,听说过,远观过。

  

  【仓房文物贡献】1990年到1992年,和尚岭、徐家岭10余座楚国贵族墓葬,出土文物达2000多件。其中,“克黄之升”铜鼎出土自和尚岭1号墓。

  

  ——1985年前后,记得好像是宛西地区组织了一次公开巡回审判大会,等在仓房戏台子上宣判完毕,各类犯人捆在乡政府和派出所院里时,我们村里的小伙伴,认准了几个盗墓贼,就往他们身上放蚂蚁,往他们脚下扔皂角刺,往他们头上砸鸟蛋。从那以后,凡是我们伙伴当中谁做了“大坏事”的,都在这戏台子上“按照程序”“依法宣判”,并“立即执行”。

  

  ——1988年前,坊间确有“要想富,挖古墓,一夜变成万元户”的传言,“谁挖住宝物了,谁被关起来了,谁被逮住了”,成了大人小孩茶余饭后的谈资。但盗墓贼和文物贩子的行为,马上引起了上级主管部门、公安部门的重视。

  

  ——1989年春,我父亲食道癌需补充营养,党子口打鱼的二姐夫每隔一早都按时送来新鲜鱼。有一早上他去收网,看到岸边一把完整的青铜剑,主动上交。他给我们讲起这前后经历时,一家人没有一个埋怨他“傻帽”的。病床上的父亲教导我们,“不是咱的东西,咱不拿,国家的,更不应该(去偷)。”

  

  ——1989年—1990期间,有几回晚自习放学,我们都亲眼看见乡政府大门外因抓盗墓贼而集结的场面。当时一街两行灯火通明,干警荷枪实弹,警犬屡屡前冲,警灯闪烁不定,各级领导训话后,干群更是义愤填膺。从小没见过这么大的场面,但我们知道,被抓者肯定是犯“大事儿”了,绝不是什么“好东西”,早晚要被绳之以法的。

  

  ——1990年秋,我读中一,学校组织师生坐汽车船去东沟看古墓群。只记得老师学生远远地围了好几层,极深的墓坑下,古人骨头都碎了,考古人员小心翼翼地工作着,现场给我们普及了一下“石罄”——“这是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敲着很好听”。等学到《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时,我们便都明白了“磬”是一个怎样的器物。

  

  ——1990年—1991年,首度连续去了两次县城。1990年是参加全县数学竞赛,为奖励我们,张占华老师带我们参观了县博物馆里的下寺文物。1991年是参加建党70周年文艺汇演,决赛得了集体二等奖,个人得了独唱一等奖,刘定清老师为激发我们好好学习,决心带我们再去县博物馆“提升提升”,却未能如愿。

  

  ——1992年—2002年期间,一直在求学、教学。

  

图片3.png

云纹铜禁,春秋中期青铜器,国宝级文物,2002年首批64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1978年出土于下寺2号楚墓。

  

  “供述”之三:我青年时代,搜集过,利用过。

  

  【仓房文物贡献】2006年10月,抢救发掘大型楚墓3座,均为春秋到战国早期楚国高级贵族墓葬,出土各类器物数百件,其中有大型铜鼎、编钟和编磬。

  

  ——2004年-2006年,我正在教初中三年级语文,担班主任。为了对毕业班学生进行社会法制教育,我就把小时候看过的《大盗珍妃墓》里的恐怖情节讲给他们听:用盗墓贼吃盗墓贼的五脏肝化去“膈应”学生,用珍妃一跃而起去吓唬学生,把诡异惊悚的音乐刻在他们心底的“光盘”里。

  

  ——2012年—2013年,全县提出校园文化要“一校一品,一校一特色”,校长让我主持此项工作,我选择了“热爱家乡”主题教育活动。期间,搜集了龙耳方壶、云纹铜禁、王子午鼎等文物的介绍、图片,制成版面放在校园里,极好地激发了教师和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2015年秋期,县文化局、广电局安排“渠首欢歌·仓房镇专场”演出活动,镇里让我主导。排啥节目能引起观众兴趣呢?当时就想到了下寺文物,我在镇文化站里坐了一天,编出了摇滚顺口溜《仓房好》,里面就有下寺文物。“咱们的仓房镇啊,文物贡献大,许多楚墓就在库区周围发现的。龙耳方壶设计很奇特,石罄与编钟声音妙极了。青铜神兽张牙又舞爪,云纹铜禁写满前朝法,多数都是国家一级文物啦。人文荟萃,文明久远,全国展览,所有文物及时挖掘全都交国家,楚国文化发源地,我们骄傲吧?”李爽等同学表演结束后,文化局一位副局长还找镇里要过“词儿”。

  

图片2.png

香严寺大雄宝殿内四壁满绘大型彩色壁画,均为清代作品,颇具文物价值。殿内壁画总面积共403.93平方米。东、西墙大型壁画为《朝元图》,画中人物姿态各异,形神兼备,构图严谨。

  

  “供述”之四:我中年时代,了解过,采写过。

  

  ——2016—2020年,每每听到我中学的贾老师谈及对仓房文物等多方面的研究时,就佩服得五体投地。他查阅资料无数,参与撰写过县域相关书籍,做过央视等高段位栏目和远近文化名人、达官政要的“当地向导”。人热情,言丰富,腿利索,典故多。总听得我们两眼放光、恍然大悟、欣然忘食。从他那里,我了解了不少文物知识。

  

  ——2021年国庆前夕,我组织学生导游志愿者到香严寺导游实践时,偶遇县博物馆组织文物知识普及类的公益宣传。就专门组织学生一一观看图片,阅读说明,并尽自己熟知的给他们解说,请在场的专家为他们解答。想让他们知道,也必须让他们知道,家乡仓房一直以此为荣,华夏文明曾因此而辉煌。要热爱家乡,建设家乡,更要增强文化自信。

  

  ——2021年—2022年春,镇里组建了“文旅建设”微信群,负责宣传的领导拉我进来。但一直很惶恐,自己乃一“小白”,只是凑合着弄点应用文之类的“小豆腐块”。但群里一直很活跃,老师们激情满怀,层次品味很高。在崇拜他们造诣的同时,借机阅读大咖们推送的文稿、视频,感受着他们对文旅事业,特别是对仓房文旅的厚爱与关注,思考与指导。

  

  ——2022年暑假,从南阳网通讯员培训回来后,就一直想试着突破一下自己。7月9日下午,凤凰网肖双来老师把仓房文物作为仓房特色品牌宣传的内容之一,从细节上当面指导我“怎样抓住受众心理,怎样命题,怎样起承转合”,从宏观上引领我“新闻为谁而写”“写什么样的新闻”“怎么写新闻”。并指导我怎样把“仓房文旅”写好,又是一番诚惶诚恐,压力山大。

  

  ——7月12日以来,我认认真真研读了唐新老师的《丹淅楚文明——走近淅川楚墓群》《下寺记忆》,夏冠洲先生《香严寺的帝王缘》,凤凰网肖双来推送的“凤鸣”系列报道等等文章。只要与仓房文物有关,只要与兴盛仓房文化旅游相近,都如饥似渴。但远远不够,仍需继续坚持。

  

  ——7月17-18日,我搜集了部分关于仓房下寺楚墓群影响力的描述:丹淅流域竟会有如此之多楚墓,出土文物数以万计,这么大的考古发现在中国考古史上并不多见。丹淅流域里作为楚都丹阳所在地的可能性很大,丹淅流域是楚人最早活动的中心区域。王子午鼎、克黄升鼎、龙耳虎足方壶、铜禁、铜神兽、铜俎等均为稀世珍宝。这批青铜器对于研究楚国历史发展、楚国与周围诸侯国之间关系、古文字书法艺术等方面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淅川下寺春秋楚墓》报告出版几十年来,一直是楚文化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图片1.png

下寺周边数十座历代古塔种类多样,有青砖塔、石塔、琉璃塔等。其中他尚能记得名字的有慈顺和尚塔、慧禅和尚塔、黄龙上人石塔等,另外还有几座琉璃宝塔更为精美。

  

  我知道,我的“陈词”不足以弥补我的“过错”!

  

  ——我生存了几十年的土地上有那么多文化积淀,我却知之甚少!

  

  ——我了解到仓房文物的美学考古学历史学等研究价值太过肤浅!

  

  ——我没从下寺等楚墓群中、香严寺等文物中收获自信汲取力量!

  

  ——我从没有把这么好的乡土教材作为校园特色去教育好下一代!

  

  ……

  

编辑:徐璐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相关内容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