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援疆伉俪徐清峰李静—— 天山脚下比翼双飞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南阳市援疆伉俪徐清峰李静—— 天山脚下比翼双飞
作者:  赵明禄 张曦

南阳市援疆伉俪徐清峰李静——

天山脚下比翼双飞


徐清峰8.jpg

徐清峰一家到卡地里·库山家“走亲戚”。

  一对南阳夫妻,两名援疆干部。一个淳朴善良,一个美丽大方,因为心中有爱,他们相继来到新疆哈密,穿梭在大漠沙海,奔走于大街小巷,在不同的岗位上埋头实干,以无私的奉献践行援疆使命,在哈密人民心中留下南阳人民最深厚的情谊。

  “援疆对于我来说,就是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努力发挥作用。”2020年4月,河南省第十批援疆干部徐清峰来到新疆哈密,开始了为期3年的援疆之路。2022年4月,徐清峰的爱人李静作为河南省交通厅对口技术援疆人才,带着上小学一年级的儿子徐一戈来到哈密,投入公路建设中。

  追随丈夫脚步  携手助力新疆建设

  徐清峰,中共党员,内乡县委统战部副部长。2020年4月,他把照顾年逾八旬的母亲、上初中的女儿、年仅5岁的儿子的重任交给妻子李静,跟随河南省第十批援疆干部队伍,带着激情与热爱,来到新疆哈密,开始了为期3年的援疆之路,担任哈密市伊州区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副局长,先后分管招商引资、安全生产、节能监察、邮政寄递等工作。

  从此,新疆成了李静的牵挂。今年初,获悉哈密需要交通工程技术人才时,身为内乡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高级工程师的她主动请缨,为新疆建设出力。

  “你们放心去吧,我能自己照顾自己,到那里后好好干,你们都要平安地回来。”4月6日,即将离开家乡奔赴哈密的前夕,李静83岁的婆婆擦着眼泪对她说。这一晚,在内乡县高中上一年级的女儿徐飞扬也回到了家,告诉妈妈自己会加油的,让她放心地带着弟弟去援疆。

  4月9日,李静作为河南省“小组团”柔性援疆干部人才的一员,带着希望和梦想,援疆到哈密市交通运输局,先后配合公路科、安运科、综合服务中心以及市执法局工程质量监督执法大队、伊州区交通运输局,对2022年公路建设项目进行综合监督执法检查,并对G331线新甘界(红岭)至淖毛湖、S245线哈密至敦煌、S519梧桐大泉至沙泉子、G312(沙泉子)至东盐湖等1000公里公路建设项目,从技术指导、参建单位内外业资料检查、项目管理等多方面进行服务支持。

  徐清峰、李静夫妇的儿子徐一戈,告别熟悉的老师和小伙伴,到哈密市第七小学借读。在这里,徐一戈交到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的朋友,还学会了哈萨克族经典舞蹈《黑走马》,性格也越来越开朗。

  倾情服务企业  当好金牌“店小二”

  6月29日10时,徐清峰带领检查组到辖区民爆器材生产、销售企业进行例行安全检查,南阳日报特派记者陪同。驱车两个半小时,到达第一家生产企业,徐清峰和检查组成员迅速进入生产区进行安全检查工作。

  “徐副局长对我们企业帮助巨大,他常说要当好企业娘家人,做企业的‘金牌店小二’,服务企业不讲条件。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获悉记者来意,该企业安全总监詹强强介绍,徐清峰积极推动企业标准化建设,在企业建立生产经营动态监管系统,实施“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计划,提升混装炸药装车信息化换人、智能化减人等本质安全水平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021年12月,詹强强和其他10家企业20名民爆管理人员参加了河南援疆项目——哈密市民爆物品安生产管理培训班,由徐清峰带队到河南省前进职业培训学校培训,学习期间他忙前忙后,唯恐服务不到位。培训结束前一天,徐清峰带领学员到洛阳栾川参观当地民爆企业,这里距离他南阳内乡的家只有几十公里,徐清峰却没有时间回家,他爱人带着思父心切的儿子来和大家吃了一顿中午饭后匆匆离去。詹强强说,他现在也忘不了小家伙离开时哭着让爸爸再抱一次的样子。

  18时48分,蓝天白云下,苍茫戈壁中分布着零星的骆驼刺,宽阔的马路上除了我们乘坐的车外,看不到一辆车、一个人。“徐副局长是良师是益友,他甘当‘金牌店小二’服务企业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两年多来,他先进的理念、丰富的工作经验让我们受益良多。”在颠簸的行驶中,伊州区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节能安全办公室主任吴晓毅,看着窗外无际的荒原对记者说,徐清峰到哈密的第二个月,伊州区遭遇罕见的旱情,位于大南湖戈壁深处的土屋矿区企业用水告急,三家铜矿企业刚刚经历疫情复工复产,又要面临停水停产困境。接到求助后,徐清峰连夜驱车往返500多公里,深入一线现场办公,多方协调解决了3家企业的燃眉之急。

  19时30分,记者的肚子咕噜噜地叫个不停。这时,路的尽头,出现了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徐清峰告诉记者,那里是一个小镇,能吃到饭。

  20时20分,吃过“中午饭”,徐清峰站在低矮的小餐馆门前,望着远处静静的公路说:“顺着这条路再走400公里,翻越天山、穿过沙漠,哈密最东北的边境小镇——淖毛湖,就是李静今天工作的地方。”

  勇于担当责任  助力乡村振兴

  千里援疆路,浓浓团结情。徐清峰牢牢抓住新疆工作总目标,积极参加“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在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方面尽心尽力。援疆伊始,他就和伊州区柳树沟乡一棵树村快乐克小区的卡地里·库山结为亲戚,定期到家开展慰问活动,宣传党的政策,帮助孩子学习,解决生活中的困难;看到果农丰收找不到销路,他立即联系家乡,一次就销售近20吨葡萄;他还经常利用节假日到西山乡走访调研,研究对接帮扶措施,争取项目资金,助力乡村旅游业发展。

  7月3日是星期天。一大早,徐清峰、李静夫妇带上儿子,拿着精心购买的礼品到一棵树村快乐克小区看望“自家亲戚”。一进门,徐清峰、李静夫妇就嘘寒问暖,关心着卡地里·库山一家。

  “这是昨天买的运动衣,你们赶快去穿上试试,不合身了再让你叔叔去换。”李静把衣服递给卡地里·库山的两个孩子。阿亚尔·卡地里马上要上高中了,徐清峰夫妇就想着送他们姐弟礼物,电话中姐弟俩说想要一件运动衣和足球,徐清峰、李静夫妇就趁着周末精心准备。穿上合身的新衣服,姐姐很开心。

  “这是我送给姐姐的粘贴画,这是给哥哥的卡片,这都是我最喜欢的。”小大人儿徐一戈第一次见到姐姐、哥哥,把自己视若宝贝的珍藏品当作礼物拿了出来。

  在卡地里·库山家里,徐清峰、李静夫妇和儿子徐一戈与卡地里·库山一家围坐一起拉家常,聊家庭生活、农耕生产、家乡变化,谈援疆工作、党的惠民政策带来的幸福生活。李静说,看着卡地里·库山的大女儿,就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女儿徐飞扬,两个小姑娘同岁,她嘱咐阿亚尔·卡地里姐弟要好好学习,争取考到郑州去上大学,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给他们打电话。

  卡地里·库山的妻子拿出自己制作的奶疙瘩送给徐清峰夫妇,她说:“我们住的房子就是你们河南援建的,你们经常到家里来关心我们生活,还帮助我们发展庭院经济,我心里感觉很温暖。我会鼓励孩子好好学习,将来回报社会。”(南阳日报哈密7月13日电)(南阳日报特派记者 赵明禄 张曦 文/图)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暑假两个月,教师免门票
下一篇:没有了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