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离开项目就是无源之水。近年来,“项目为王”成为中原大地经济发展的核心要义之一。7月5日,全省第五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举行。河南发出“三个一批”最强动员令,即将迎来满一年期的收获季。
在全省范围内集中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重大项目,即“三个一批”活动。从2021年7月10日起,我省以每个季度一次的频率举行“三个一批”活动,“项目为王”导向鲜明,通过抓项目来促进有效投资,增强发展动能。
第五期“三个一批”建设活动举行“最强动员令”将满一年
7月5日,全省第五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举行。此次活动共集中签约项目618个,总投资5569亿元。
为经济发展绘蓝图,为产业发展谋未来,如果将时钟拨回到一年之前,2021年7月10日,注定成为河南经济发展版图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天,全省重大项目建设暨“三个一批”推进会举行,这是“三个一批”热词首次出现在河南经济发展的舞台上,随后立刻占据C位,至今热度不减。
热词背后,是河南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的具体实践。从此以后,无论是2022年第一个工作日,抑或是国庆长假、清明小长假后的上班首日,“三个一批”总会成为全省工作的重点、瞩目的焦点以及经济发展的燃点。
锚定目标
各地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主抓手
一个项目盘活一个产业,一个产业带动一方发展。对此,围绕河南省对“三个一批”活动的规划和要求,各地均锚定目标,稳步发展。
“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主抓手。经济发展离开项目就是空中楼阁、无源之水。全省上下要鲜明确立起‘项目为王’的工作导向,使这个主抓手与开发区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一起,形成抓经济工作的完整链条和体系。”
濮阳:截至今年5月底,经论证筛选,濮阳市共谋划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综合交通、绿色低碳高效能源、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新型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社会事业和国家重大战略十大领域项目2377个,总投资7232.34亿元,为稳定全市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漯河:围绕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化食品名城、绿色转型发展、产业链延伸、企业创新优势、未来食品、数字经济发展等谋划的6个重点项目正加快推进。5月22日,总投资120亿元的河南金大地联碱绿色转型产业园项目顺利开工建设。该项目是漯河市近期谋划并新开工的第一个百亿级创新示范园区项目。
“建设现代化河南,必须有现代化新基建。要在巩固提升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优势的同时,加快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算力算法、场景应用等新基建项目建设。”
周口:周口港区智慧港口新基建项目是适应国际港口发展新趋势,应用5G技术,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在周口港全面实现自动驾驶、智能理货、港机远控、智能安防等多个5G场景应用的周口中心港配套项目。该项目总投资2.8亿元,设计作业效率比传统码头提高约30%,节省工作人员约70%,减少操作人员约85%。
洛阳:洛阳市第三期“三个一批”活动期间,总投资1111亿元的154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投产。其中,洛阳与华为再次牵手,将建设华为洛阳人工智能先进实验室,2022年预计达到50P人工智能算力、5P通用算力,未来可扩展300P算力规模。
“集群发展,精准开展补链延链强链。做大做强产业,必须变‘单打独斗’为‘握指成拳’。”
“有关职能部门要建立台账、全程跟踪、强化落实,建立项目建设考评奖惩机制,重点关注投产达效,通过建账、理账、对账、交账、算账,做到目标亮相、考核亮牌、奖惩亮剑,充分释放项目企业的潜在生产力。”
河南省:今年年初,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重大项目建设“三个一批”活动评价办法(试行)》和《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三项制度》。
《办法(试行)》明确,纳入“三个一批”活动的项目,原则上制造业项目投资规模不低于3亿元(其中招商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不低于1亿元),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不低于10亿元,现代服务业项目不低于5亿元,社会民生事业项目不低于2亿元。“两新一重”、数字经济、创新研发平台等科技含量高、创新引领性强的项目可适当降低标准。
评价指标体系共分五部分,分别从项目谋划储备、签约落地、开工投产、投产达效和服务保障等方面进行量化评价。
编辑:袁潇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项目为王 潮涌中原丨 “三个一批”带来了什么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