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茶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绿豆茶
作者:  赵长春

绿豆茶

赵长春


  夏天了,天热,气燥,容易上火,就喝起了绿豆汤。

  在故乡,绿豆汤的地道名字,叫绿豆茶。

  故乡很有意思,对茶的叫法讲究。烧开的水,叫茶,热茶。凉白开,叫凉茶。放各色茶叶,叫茶叶茶。菊花入茶,菊花茶。枣入茶,枣茶。柳叶子呢,就叫柳叶子茶。放糖,糖茶。不一而足。

  一把绿豆,几碗清水,焖煮,能闻到锅盖口溢出的熟香,带着绿豆特有的青味儿,绿豆茶就好了。放凉,喝吧,绿豆茶,败火,清热,去毒,比吃去火药好。

  在故乡,对于豆类作物的加工为汤,有个专用的字眼:焐。夏天,家家都要焐绿豆茶。有的省事,豆子焐半熟,要的是茶水中的清香。有的下功夫,慢熬,绿豆熟到出沙。都叫绿豆茶。

  焐绿豆茶,要选小绿豆,比黄豆小,细小,圆柱形的,很匀称。这种绿豆易煮,汤味儿正。汤喝罢,豆沙细细地,搁了糖,吃起来甜蜜蜜的。

  夏天,多喝绿豆茶,可清热解毒,消暑,明目,利水;治暑热烦渴,水肿,泻利,丹毒,痈肿,解热药毒,还有美容保健作用。《雷公炮制药性解》《开宝本草》《会约医镜》等医书,都记载有绿豆的药性及有关方子。

  所以,每到夏天,我就焐绿豆茶。这个习惯好,习惯成自然,这么多年了。焐好,或放凉,或冰镇。回家,进屋,咕噜咕噜喝一碗,解渴,当饥,去火。盛汤的碗,要用那种细瓷小白碗,烤了蓝边儿,与橙、青的绿豆茶配着,好看。吃食,就得讲究个色香味,也讲究器,这样,对得起这一把小绿豆。

  这一把小绿豆不简单,走了很远的路。来自乡下的它们,始自老家的岗坡地,甚至于沟边,不拘地的肥瘦,是“铁茬儿”庄稼。这种作物,产量不高,种的人家越来越少。用上了,称上一二斤。可是,父母一直坚持种,哪怕种上一二分地。点种,浇水,锄地,施肥,捉虫。不打农药。花开了,小小的,乍看黄绿,细瞅,内嵌一点粉红——七八天一开,就叫“一喷儿”;一喷儿一喷儿的,豆角就挂出来了,绿绿的,一个角儿十几个籽儿,藏匿在叶子下面或者挺立着显摆。

  风热烈,阳光浓烈,不几天,角壳变微黑,就成熟了,就得摘了。只要上地,只要看见成熟的绿豆角,父亲或者母亲,就要及时摘下来,在房顶的阳光下,晒干,捶碎,扬去壳皮,再晒,晒透,咬在嘴里咯嘣一声,就收起来。

  花一喷儿一喷儿地开,豆角就也一喷儿一喷儿地结,父母就隔天去摘、晒、收藏,慢慢地,就有了一布袋子。是布袋子,老棉布缝的,透气,比塑料袋子好,能让绿豆保持品质的稳定,不串味儿,不霉变。好绿豆,有标准,就看它的种脐,白色,鼓凸。用布袋子盛装的绿豆,才好。

  这样,秋罢了,父亲或者母亲,或者一起,就在村口坐上公交车,到县城,再转车,过了黄河,再到我所寄居的这个城市,把这袋子绿豆送来了。还有黄豆,黄黄的。辣椒,红红的。面粉,白中透黄。怕路上沾了湿气,还要把豆子摊在楼顶,再晒两天,等到热气完全下了,收好——豆子不能趁热收,等傍晚下了凉气,再收好,就放进了厨房。“焐绿豆茶喝,清热,败火。”他们不说煮,不说熬,说焐,焐绿豆茶,透着功夫和耐性。与故乡人一样,他们把煮了绿豆的水,习惯称为绿豆茶。

  过些日子,父母就回去了,过了黄河,到县城,再转公交,到村里。“住不习惯,楼高,水里有股药味儿。”他们这样解释给乡邻。接着,给我们打电话,说到家了,说煮汤时放些绿豆,城里吃肉多,上火,多“焐绿豆茶喝”。

  我们很听话,就焐绿豆茶。锅里放入冷水,煮开,倒入淘净的绿豆,大火。中间加入开水数次。小火煮20分钟,绿豆开“花”,豆皮与籽粒分离,捞出豆皮。再煮,再捞少许豆皮。这样焐出来的绿豆茶,汤有面,沙细腻……就这样,我们可以喝整个夏天。

  有时候,还可以将绿豆生成芽菜,豆芽。焯了凉拌,蒜末爆炒,就是一道好菜。

  绿豆好,还解毒,金石毒素,草木毒素,甚至砒霜。夏天热,雨水多,作物生虫,菜青虫,啮食庄稼,得喷农药。某个夏天,正中午,人们发现三弟昏迷在棉花地里,一边是农药桶。就赶紧叫人往家背,并准备好绿豆汤,灌服,竟然好了。好在那个时节,家家都焐有绿豆茶,一听说,端着就来,不管多少,都是乡邻情义。

  今年天干旱,雨一个月不下,两个月不下,吃水都成了问题。电话中,父亲说,“别的庄稼顾不上了,绿豆种得少,你妈俺俩挑些水,浇浇,能保住。”

  放了电话,我到厨房,捧起一把绿豆,看了好一会儿:淡绿,比黄豆小,细小的圆柱形,细细的胚芽,白,如线……变成了水,青汪汪的。

  我的鼻尖一酸。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阳市政府办举办书画展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内容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