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来攘往的人流,琳琅满目的商品
华灯初上 城市烟火气正浓
特色小吃受青睐。 全媒体记者 张玲 摄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约上老友,逛熙熙攘攘的街、看神态各异的人、闻撩人的市井气息……在美好的夏夜,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人心生惬意了。
忙碌了一天,逛逛夜市,投身喧嚣的人流,感受生活的本真,一身的疲惫顿时烟消云散。
一座美丽和谐、文明宜居的城市,既要有高楼林立的都市繁华,也应有寻常巷陌的市井喧嚣。繁荣“夜经济”既是市民的消费需求,也体现了城市的包容和温度。今天,请跟随记者笔触,感受南阳大都市里最美、最浓的人间烟火。
熙熙攘攘的夜市。 全媒体记者 于欢 摄
熙攘夜市 彰显城市活力
在城市的烟火气里,充盈着生活的多姿多彩。拥有千年历史文明的南都帝乡,烟火气更甚。
每当夜幕降临,经过改造提升之后的南阳府衙小吃街区域以及护城河东岸,摊主的叫卖声、锅碗瓢勺的碰击声、顾客的欢笑声,此起彼伏,萦绕于耳,让城中心这处热闹的夜市,迎来了它一天中的高光温暖时刻。
夜市里有步履蹒跚的老者、牙牙学语的幼童,也有如你我一样的奋斗者。在严格遵守常态化疫情防控的要求下,人们徜徉在热闹当中,细细品味着香味四溢的各色小吃,感受街头巷尾人来人往的热闹。
南阳市青年作家、市影视家协会副主席马东伟表示,夜经济的活跃、跳蚤市场的繁盛,必将带动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解决更多人就业问题,更好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服装摊点顾客络绎不绝。 全媒体记者 张玲 摄
地摊经济 助力百姓生活
除了美食和美景,在路灯的映衬下,那些琳琅满目的衣服首饰等商品也是逛街人的最爱。
在80后地摊摊主胡菲的眼里,晚上7时到11时,是她非常珍惜的一段时间。“老公工作压力大,我每天晚上出摊卖点小商品,给家里贴补点家用。摊位没有管理费,真是太好了。”说话间,胡菲出示二维码,接收一名顾客购买袜子所支付的10元钱。“说实话,很累,但总比看着老公自己累好啊。每天通过自己双手挣钱,感觉很知足很幸福。”
在护城河南端,90后小马正忙着兜售太阳帽。“每天晚上能挣大几十块钱。虽然做的是地摊生意,但也不能卖次品啊,还是应该以物美价廉赢口碑赢回头客为宗旨。生意嘛,慢慢来……”小马白天在公司上班,晚上下班后来摆摊。在她看来,年轻人就要少说多干,“现在政府鼓励地摊夜市经济,我感觉挺好的,身边几个朋友也在计划着做点生意。”
记者一路走走停停,摊主那一张张或稚嫩或饱经风霜的面庞,无不绽放着希望的笑容。从他们小心翼翼处置摊位垃圾的行为,让人感受到他们对当下的珍惜与热爱。
插花店顾客盈门。 全媒体记者 张玲 摄
城市烟火 促进经济增长
南阳烟火气足的地方又何止这一处,未来将会愈来愈多。
放眼望去,夜色渐浓的新华路与解放路口两侧,特色小吃霸占着街道,街头巷尾洋溢着浓浓的烟火气。
新华城市广场、360广场等各大商超周边,各种接地气的地摊经济,让夜归的市民在大城之中感受到了如家般温暖的烟火气……
夜市、地摊经济在城市中慢慢发酵着,不仅丰富了城市的夜生活,也带动了疫情当下经济的增长,更增添了城市的活力与温度。
如何让城市更有温度,生活气息更加浓郁,关键在于社会经济的复苏。
可喜的是,对于这一点,已成为相关部门共识,并成为目前工作重点。
记者获悉,为提升城市品位,让城市更有烟火气,缓解疫情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激发城市活力,释放消费潜力,真正把实事办在老百姓心坎上,我市相关部门已下发关于设置夜市和跳蚤市场的通知。
通知要求,由属地政府开办,相关职能部门监管,群众、商户自愿参与。各县(市)区要选择适宜场地,至少设置1至2处便民夜市和跳蚤市场,根据场地实际情况,合理施划一定数量的夜市摊位或跳蚤市场摊位。入市商户免交摊位费,在指定的范围内守法合规经营。拟定5月至10月,开闭市时间原则上设定为每天18时至24时。
相关部门希冀通过设置夜市和跳蚤市场,进一步丰富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拉动内需,激发消费潜力,扩大就业,拓宽市民收入渠道,注入经济增长新活力;解决流动商贩无固定场所经营,有效缓解流动摊贩占道经营带来的卫生、秩序等乱象,打造更加便民、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全媒体记者 于欢)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阳市:5月9日有雨 本周多云天气唱主角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