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网讯(通讯员 魏苗)“足球和篮球社团刻苦训练,挥汗如雨,却无一人退缩;腰鼓和军鼓社团多姿多彩,铿锵有力;合唱和诵读社团陶醉于美妙的乐曲之中,不亦乐乎;书法和美术社团,用奇妙的中国字和精致的线条描绘着祖国美丽的大好河山......”每天下午六点,这一首首最美的乐章在淅川县思源实验学校内轮番上演。
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今年以来,淅川县思源实验学校立足校情实际,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校园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
该校结合上级相关精神,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科学的课后服务工作方案,积极调动并优化校内教学资源,丰富学生课后服务课程学习的选择性,采取“作业辅导+兴趣特长”相结合模式,以满足不同类型孩子的普适性和个性化需求。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及特长,本着“多元参与、学生自愿”的原则,精心开设了播音、轮滑、合唱、手工、足球、篮球、诵读、书法等37个社团。为了更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社团授课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的良好氛围,并逐步形成“全面发展、特色发展”培养模式。为保证社团活动效果,充分利用校内所有教学及活动场所,于每周一至周四下午课后服务的第四节课有计划地开展活动。同时,为了便于监管,每个社团均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和授课教师,教学内容、进度、场地使用情况等定期检查,以保证社团活动的有效性、科学性,让学校真正成为了孩子们学习、生活的乐园,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发展了孩子们的个性特长。
据悉,该校一直致力于“社团”这种个性化课程的开发,早在课后服务开始前,就已开展社团活动,部分社团也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
借助课后服务这股“东风”,下一步学校将考虑如何将“社团”做大、做精、做细。同时,超前谋划,多措并举,让课后服务更加有声有色,让这一特色活动为学生、家长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拉近家校之间的距离,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编辑: 淅川网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