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南阳作家群”持续壮大,涌现出一大批富有活力的青年作家和文学爱好者,在文学的道路上探索实践,取得了亮眼的成绩。南都晨报一直重视培养本土作者,全力扶持本土作者成长。春暖花开之时,《梅溪副刊》开设本土青年作家、文学爱好者作品专版,搭建展示交流平台,为南阳文学事业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简介:张春峰,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在《奔流》《散文选刊》《小品文选刊》《躬耕》《岳阳文学》《中国社会科学报》《南阳日报》《南阳晚报》《南都晨报》等报刊发表散文多篇。出版有散文集《画一页山水如梦》。
在春天的阳台上听鸟
“唧—唧……”悦耳的鸟鸣声,把我从梦中叫醒。
“唧唧—啾啾……”,一阵又一阵,一波又一波,叫的我睡意全无。天已经大亮,阳光透过阳台的窗子照射进来,映衬在淡黄色的墙壁上,很温馨。我有点好奇,这是什么鸟,叫得这么的婉转动听。我穿上轻薄的睡衣,走上阳台,后面花园里,有一片小树林,前排的树上,蹲着一只麻雀,再仔细看看,另外一棵树上,有一个鸟巢,一只灰褐与白色相间的鸟,在鸟巢边跳来跳去,不停地鸣叫,似乎是在呼唤巢中的小鸟。
“唧唧……”,那是雏鸟饥饿时发出的声音。树叶已经新绿,穿梭在树林里母鸟,正在觅食,它可能在找一只虫子,鸟巢里的孩子正在呼唤。
“叽啾—啾啾—叽溜,啾啾啾—叽溜溜—叽啾啾……”从一棵玉兰树上传来一阵鸟声,从婉转悦耳的叫声中,我知道这是一只画眉。它的叫声像钢琴家在弹奏一曲美妙的音乐,又像歌唱家在唱一曲动听的歌曲。我想看看画眉的容颜,很多年了,再也没有看到画眉。但玉兰稠密的叶片,挡着了我的视线,终未一睹那纤细的身姿。
“啾啾—啾啾—叽啾啾……”一群麻雀飞来,落到树上,清晨的音乐会,就是麻雀们举办的。每天清晨,总能听到它们清脆的大合唱。他们鸟多力量大,盖过了其它鸟的声音。而且阵势浩大,不断有麻雀飞来,加入到合唱团。
我闭上眼睛,仔细聆听着天籁之音:“啾啾”、“咕咕”、“喳喳”……许许多多的鸟儿加入了这场音乐会,各种声音清脆如同水滴的声音,百听不厌。嘹亮和谐的音符,在阳台上弥漫开来,也在我的心底弥漫……,各种各样的鸟鸣声,让我陶醉。那些声音,在我的耳边萦绕、盘旋、回荡,挥之不去。
我喜欢在春天的清晨听鸟的叫声。这还得感谢我房后的小花园,花园里种着各种落叶和不落叶乔木。就是在冬天,依然一片片浓绿。但冬天的寒冷,让鸟们很少光顾,偶尔也会有鸟飞来,也很少听到鸟鸣。其实,冬天这个季节,候鸟南归,旅鸟也因为寒冷,离开了这片土地,留鸟都躲起来取暖,鸟影难觅,也属正常。
每年的春天,天气渐暖,树木新绿,大地一派生机,鸟儿们就开始活跃起来。麻雀、喜鹊、百灵、云雀、八哥、乌鸦,还有不常见的黄鹂、画眉、乌鸫、燕子都来来往往,开始忙碌起来,有的觅食,有的歌唱,有的闲逛,有的求偶,有的筑巢,大地上到处都是鸟影鸟声。
春天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在春天,每当我站在阳台听鸟时,我突然就会想起在家乡的父老乡亲,想起我的父母,此时此刻,他们不也是在田间劳作、耕地、运肥、播种。偶尔还会扯开嗓子,唱一首喜欢的歌,哼一曲家乡的豫剧。人与鸟其实是相通的,都在按照自己的意愿,在春天的舞台上种植梦想,在荒芜的土地上染一片色彩。在季节的变幻里,在生命的阳光里,享受着简单而又充实的生活。
女儿彤彤八岁了,非常喜欢小动物。前段时间,在花鸟市场给她买了一对鹦鹉。精致的鸟笼子,下面是红色的底座,上面红色的顶,笼顶供出一个尖,像古时的瓦房。中间是白色的细铁丝扎成平行的小格子,外边预留两个小盒子,一边装水,一边装鸟粮。两只鹦鹉是一雌一雄,鹦鹉的羽毛翠绿翠绿的,只有脖子下面的羽毛有些发黄,头部以及两只翅膀的羽毛黑黄相间。两只鹦鹉体型娇小,看着整体协调,很俊俏的两只鸟。
此刻,这两只鸟儿在阳台上也叫的欢实。“唧唧——滴滴”叫声清脆嘹亮。我和彤彤曾经教过它们说话,可是费了很大劲,两只鹦鹉总是不随人愿,迟迟不肯开口。所以她把它们取名叫小懒虫。
“妈妈,你听,俩小懒虫今天可不偷懒了,叫的多好听!”
“是啊,林中的鸟儿都在唱歌比赛,他们也不想落后,估计还想得个冠军呢!”
“得了冠军怎么办?它们也领不了奖啊,因为它们也飞不出去!”
“它们被圈在笼子里,回不了家,也找不到同伴了,得了冠军也没有朋友分享啊。”
“妈妈,森林是鸟儿的家,要不把它们放回家吧,让小懒虫在森林中歌唱,它们也能像那些鸟儿一样飞来飞去!”小女儿稚嫩的小手指着树林中的鸟儿,满眼神往的跟我说。
“那小懒虫可快乐了,它们能回家了。”我拉着她的手,笑着问她:“那你放学回来,再也看不到你喜欢的小鹦鹉了,也不能喊它们小懒虫了!”
“没事的,让它们回到林子里唱歌吧,要是把我圈在别人家里,不让我回家,我也会不快乐的。”
我欣慰的看着她懂事的样子,教着她亲手放飞了两只鹦鹉。“扑棱棱、扑棱棱……”两只鹦鹉飞走了。它们本该翱翔在天空中,穿梭在树林间,可是它们被圈养的久了,失去鸟儿的本能,两只鹦鹉笨拙的飞着,我还替它们捏一把汗。害怕它们没有力气飞翔,没有寻找食物的本领,会不会出什么意外?
人有人的江湖,鸟亦然。春天的美在于万物复苏,充满生机。人有人的希望,鸟有鸟的快乐。在春天的阳台上听鸟,鸟亦在春天的树林中看人。鸟和鸟鸣是你眼中的风景,你在鸟的眼中,可能也是风景,区别在于,灰暗和艳丽。
最美的风景,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只有蓝天、白云、森林、河流、人、鸟构成的家园,才是精美的画卷,和平的家园。
在午后的阳光里踏青
中午的阳光,洒满了院子。
小棒棒叫得很欢实。“汪汪……呜呜……”,虽然欢实,但叫声极其温柔。像是见到许久未见的朋友轻声问候,又像是和亲人亲密的呢喃。棒棒是我家养的一只小狗,大概五六岁的样子。它欢快的摇摆着尾巴,在院子里跑来跑去。
这个院子是我农村的老家。正屋两层小楼房,东西两厢各两间小瓦房,院子里面红砖铺地,有些潮湿的地方,生出些许青苔出来。南院墙边种的一棵桃树不知什么时候悄悄长出了花蕾,娇嫩的花瓣探头探脑的伸出来,像新生的婴儿一样,好奇的打量着这个世界。这棵桃树是我婆婆当年亲手种下,为的是我儿子小时候爱吃桃子。据公公说,当年桃子年年丰收,结出的桃子又大又甜,自己一家子吃不完,会给街坊四邻送一些吃。现在桃树树龄大了,又疏于管理,结的桃子变少变小,只是每年春天的时候,桃花还次第开着。儿子早已长成一米八多的的大小伙子,可疼爱他的奶奶却已不在人世。
中午家里来了几个友人。她们久居城市,天天穿梭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城市里,对农村的院落格外向往。听说我家有这样一处院子,一定要来看看。婆婆去世后,我们把公公从老家接去城市生活。昔日热闹的院落清静下来了,小棒棒也被送给了隔壁的叔叔家,但是狗通人性,隔了这么几年,见到家里人,还很亲热。
我们回来先是清扫了院子里的落叶,落叶扫走后,砖铺的地面格外干净。小桌子放置在桃树下,摆开了茶具,烹水泡茶,袅袅炊烟升起,好久没用的地锅也被重新启用。洗菜、切菜、烧锅、炒菜,不一会的功夫,一桌丰盛的午餐端上了桌。我们就坐在院子里喝酒、吃饭,说笑。
阿玉笑着说:“这种感觉真好!我的梦想是,六十岁以后,也能有这样一个小院子来养老!”,
我说:你是城里的姑娘,没体验过农村生活,是觉得新鲜呢!”
丽丽说:“不只是阿玉这样想,我比她的愿望更迫切,你帮忙看看咱们村里有没有闲置的院子,我现在就想买一处,简单收拾一下,周末带孩子们来玩。像你这个院子,这个屋改成喝茶室,这个屋改成书画室,还有门口的大树根和那个大牛槽,弄进来当成盆景,种上绿植,还有墙壁上画一点彩绘,再挂上几串玉米和大蒜……”。她滔滔不绝的安排着。
我偷笑说:“我这院子,后续交给你设计吧!”
……
酒至半酣,阿军突然说:“我们不要这样坐这里喝酒了,看看这大好的春光,得去田野里看看,阳春三月去踏青嘛,这才是时下该干的事情!”这个提议得到大家的认可。
“可是,我们还没吃饭呢?”
“那就下点面条吧!”
“面条有,可没有青菜!”
“有、有、有!我家房子后面,有个小菜园,走我们去薅菜丢锅吧!”
一席小菜地,种的有菠菜、黄芍菜、大葱、蒜苗、芫荽等各色青菜,微风吹着菜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薅菜、洗菜、下锅,从土地里,到餐桌上,不到一刻钟的时间,真叫一个新鲜!
在麦田里,我们欣赏着一片碧绿的田野,大地好像被穿上一件漂亮的绿衣,午后的阳光洒在麦田里,有几个婶婶穿着鲜亮的衣服在田地里劳作。春风吹过麦浪,也抚慰着她们的身体,就以这样的方式,把春消息传来。
在一块麦田的地头,种着一大片油菜,菜花开的正浓,一片娇艳的黄色镶嵌在碧绿中格外醒目。花的清香气味,撞击我的味蕾,深深的吸了一口,沁入心脾。眼睛也不够用了,刚发现一朵浅黄,又发现一朵深黄,这边又出现一串叠生的花瓣,那边一棵最高最美,鹤立鸡群……,辛勤的小蜜蜂也被油菜花的美丽倾倒,在花丛中飞来飞去,赏花的我们,亦为之倾倒,纷纷拿出相机,在花间留下自己的倩影。
“扑凌凌……”一只大鸟突然从我们头顶掠过,将所有人都吓了一跳。仔细看时,原来是一只白鹭。好久都没有在家乡看到白鹭了,从前只是南阳的白河边这样的宽阔水面里才看见过,真想不到,在田野里也能看到。阿军说:“像白鹭这种鸟,一般在有水的地方停留,而且一定是两只,不会是一只白鹭在单独的飞。”处于好奇,我们顺着白鹭飞的方向往前走,果然看见一处宽阔的水面,而且有四五只白鹭在芦苇中栖息。我们都惊叹阿军的判断,他继续说:“它们一定只是在这里短暂的停留,这里一马平川的田地环境不适合白鹭生存。”是啊,白鹭是这一片土地的客人,它们终究是要走的。可是劳作一生的我的父辈们,他们把根扎在这里,将来老了死了,也不会离开这片土地,他们的灵魂早已与这里连成一片。
春天来了,燕子叽叽喳喳的叫、树叶悄悄的发芽,春花也开始绽放,沟边上、路牙上、田地里,各色植物都开始苏醒,一切都充满了生机和希望。我们走在田间地头,沐浴在阳光里,享受着春风拂面,感觉走进一处美丽的风景里,又像走进一首欢快的歌曲里,轻轻的按摩着我们的心灵。
是的,春天的田野是最浪漫的,当下的盛世是最该珍惜的。我想,不管是吃上一顿亲手做的午饭,还是漫步在午后的田间,都是春赐予我们的礼物,在我的眼里,这一切都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来源:南都晨报2022.4.18
编辑:顾清树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推动全民阅读,共建书香南阳:评选书香企业、书香个人,征集阅读推广大使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