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阳:文明祭祀,让清明节更“清明”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河南南阳:文明祭祀,让清明节更“清明”
作者:  李金玺

鲜花祭祀、网上祭扫……又是一年清明至——

文明祭祀,让清明节更“清明”


清明时节,市民通过鲜花寄哀思.jpg

朵朵鲜花寄哀思

  慎终追远,饮水思源,不忘先人,是中国人的优良传统。又是一年清明至,人们纷纷将扫墓提上日程。近年来,随着南阳市“文明祭祀”的倡导,以往焚烧纸钱香烛、燃放鞭炮的习俗,日渐被鲜花祭祀、网上祭祀等文明健康的祭祀形式所代替。4月1日,记者走访城区相关部门、各大公墓、鲜花店,深深感受到了现在市民祭祀更加绿色、文明,文明祭祀已经在社会上蔚然成风。

  文明祭祀  鲜花寄哀思

  献上一束鲜花,是清明节许多市民悼念逝去亲人的方式。4月1日,记者在市城区梅溪路几家鲜花店看到,临近清明节,各家鲜花店都将菊花摆放在显眼位置,不少市民纷纷前来选购。

  在梅溪路如意花艺店内,市民闫女士正在选购菊花,她告诉记者,现在提倡文明祭祀,母亲生前最喜欢鲜花,所以每年祭奠母亲,总会带上一束鲜花寄托思念之情。

  “现在市民的文明意识越来越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带上一束菊花追思逝去的亲人。”如意花艺老板王庆雅告诉记者,近几年清明节,店内的鲜花总是供不应求,鲜花销售也借助“扫墓祭祖”进入一个高峰期。

  在梅溪路薇薇花艺,记者同样看到不少市民前来选购鲜花悼念亲人。薇薇花艺老板马展告诉记者,菊花是传统中用来祭祀的花卉,清明节前店内总要提前备货,供人们选购。“菊花、百合、黄色康乃馨是祭奠用花的主力军,很受市民欢迎。”马展说。

  随后,记者又来到医圣祠街,不少门店内摆放着一盆盆各色绢花,还有一条条黄色、红色、白色的拉花。一名店老板介绍说,现在各种绢花、拉花受到市民欢迎。“以前,冥纸、冥币、元宝、汽车、房子等纸扎模型是销售主力,现在随着文明祭祀深入人心,许多人选择用绢花装饰墓碑,寄托追思之情。”店老板说。

  网上祭祀  “云”上追思故人

  “因为疫情原因,今年我们就不回南阳祭祖了,准备网上祭祀,追思逝去的亲人。”全家都在广州的马女士原本打算清明假期回南阳祭奠逝去的父母,因为疫情,选择在网上祭奠。

  “其实祭奠亲人,重在心意轻在形式,‘云’上追思故人也是一种悼念的方式。”和马女士有着一样想法的王先生,也选择“云”祭祀这种更为时尚的祭奠方式。

  在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因为今年疫情原因,不能到亲人墓前进行祭奠,所以通过网上祭祀,缅怀先人。随后,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当前是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市民朋友可以通过手机关注市民政局云祭扫公众号,点击服务选项,选择在线祭扫,进入页面后,选择公墓名称,就可以为已故亲人送花,表达哀思。

  随后,记者从南阳市各大公墓获悉,为了方便市民寄托哀思,各公墓提供了代客祭扫、网上祭扫等多种服务,推行文明祭祀。

  清明追思  防火安全要记牢

  清明时节,群众扫墓、祭祀等野外用火行为和活动增多,加上春季大风天比较多,极易引发火灾事故。南阳市人民政府森林防灭火指挥部也向市民发出倡议,预防森林火灾,从自身做起。

  清明节期间,市民一定要提高防范意识,自觉遵守森林防火有关法律法规,野外踏青游玩时不携带火种、不燃篝火、不搞野炊、不吸烟、不违规用火。同时,还要加强对老人和未成年子女的教育引导和对痴、呆等特殊人员的监护,严防因玩火引发失火。

  市民要自觉摒弃烧纸钱、冥物等祭祀陋俗,大力提倡鲜花祭奠、植树祭奠、家庭追思、网上祭祀等多样式、现代式祭扫活动,树立良好习惯,将祭拜逝者的传统习俗用更加健康、文明的方式进行表达。

  如果发现他人在林区用火、吸烟、野炊时,要进行劝诫,不做旁观者。如果发生火情,不要盲目扑救,就近向各地森防办和消防救援部门报告,科学救火,以免发生不必要的人员伤亡事故。

  祭祀作为一种由来已久的习俗,不仅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文明的缩影。通过祭祀、扫墓等活动,唤起后人对祖先的追思和敬慕,可以让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共同的记忆代代相传。让文明祭祀成为传统祭祀的继承和延伸,不仅能追思先人,更能教育后人。文明祭祀,绿色清明,一定会让清明节更有纪念、教育意义,给文明社会注入一股“清明”之风。(全媒体记者 李金玺 文/图)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河南南阳:那一抹春光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内容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