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人大代表风采 |
玉兰香飘幸福路
——记南阳市人大代表马长来
近日,马长来(右)代表村委向成绩优秀的学生发放奖励金。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走进南召县云阳镇山头村,穿过北大门高大巍峨的牌坊,一条条宽阔平坦的水泥路直通农家,一栋栋徽派建筑风格楼宇拔地而起,田园风光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这个有着“全国生态文化村”殊荣的山村,从贫穷到富裕,再从美丽到幸福,这条康庄大道上浸透着南阳市人大代表、山头村支书马长来的心血和汗水。
马长来是一名退伍老兵, 1990年,30多岁的马长来率先创办了建筑材料厂,成为闻名全镇的致富能人。致富不忘乡邻,为了带领乡亲致富,他主动回村当起了支部书记。他带领村“两委”班子,积极兴办企业,先后创办了村预制场、铸造厂、沙场,壮大集体经济,帮助群众增收;发展蔬菜种植、花卉苗木、畜禽养殖等特色产业,带领全村512户2100多人走在特色经济发展的前列。
南召是“玉兰之乡”,依托这个金字招牌,马长来把发展玉兰产业作为振兴山头村的支柱。他以玉兰为主导,围绕特色产业、美丽乡村和乡村旅游“三位一体”发展,借鉴“中国第一农家乐”——四川成都徐家大院发展理念,吸引本村在外创业成功人士“花木大王”王晓回乡创业,引资建成南召县玉兰生态观光园,成为集生态农业、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现代农业高效生态园,还发展起来“玉兰庄园”农家乐。这些年,花卉苗木成为山头村的优势产业,形成“村在林中,人在花中”的美丽景观,全村70%的村民端上了“绿饭碗”,吃上了“生态饭”。
为了进一步扩展玉兰影响力,马长来决定在山头村兴建具有徽派建筑风格的“玉兰家园”社区,打造可容纳2500户、12000人居住的公共设施、基础设施齐全的幸福家园。社区配套建设有学校、幼儿园、卫生室、文化广场、自来水厂、垃圾中转站等,有步行商业街、大型绿地公园、文化活动中心等服务设施,提供购物、休闲、娱乐等社会化系列服务。如今,社区基础设施齐全、环境宜人,是南召县一流的新型农村社区。村容村貌也焕然一新,山头村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更是和谐文明乡村。作为一名人大代表,马长来牢记来自群众、为群众服务的宗旨,一切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在重大村务上,马长来充分利用“4+2工作法”,征求村民意见,力争让群众满意。为救助贫困群众,他带头捐款10万元并筹款30万元成立了“山头村慈善协会”。在他的带动下,山头村民风淳朴、政风清正、文明和谐,先后被评为“河南省农村经济发展先进村”,南阳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先进村”“市级文明新村”,南召县“五个好”村党支部、“党建示范村”。
幸福的道路越走越宽广,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马长来有着长远的目标和因地制宜的筹划。他表示,要注重山头村历史文化资源的发掘与传承,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文化旅游结合起来,把山头村建设成为集休闲、养生、旅游、度假于一体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全媒体记者 王好学 通讯员 曾柯 刘晓 文/图)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吉利帝豪L美好新生活上市发布会南阳站圆满收官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