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聚焦 |
代表委员热议优化营商环境——
锻造硬作风 精塑好环境
好的营商环境,既是软实力的具体体现,也是竞争力的根本保证。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重点指标攻坚行动,努力实现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保五争三抢第一”目标,积极争创全省第一批优化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市。两会期间,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作风建设成为关注度较高的热点话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各抒己见、频亮高招,共同为南阳市如何打造营商环境高地、培育投资兴业热土建言献策。
对标对表 刀刃向内
号角已经吹响,关键在于实干。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定不移创优营商环境,让广大干群心情激动、干劲倍增。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要对标一流、勇争先进,着力把南阳打造成服务高地、政策洼地、投资宝地、兴业福地。
要突破发展瓶颈,关键在提升干部能力上。人大代表赵红亮、钱勋说,优化营商环境就是需要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强烈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撸起袖子加油干。要在全市掀起一场以“13710”工作制度为牵引的效能革命,切实解决服务企业和群众中的“庸懒散贪乱慢拖磨”等问题,全面提高效率效能。
政协委员苌其林、蒋璞说,全市党员干部应以“赶考”的姿态攻坚克难、爬坡过坎,找准问题、正视差距,紧抓机遇,崇尚“勤快严实精细廉”,努力把南阳打造成投资兴业的一方热土,为南阳建设省副中心城市增砖添瓦。
人大代表李笑非说,将结合“观念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提升人民幸福指数,为南阳建设省副中心城市贡献鸭河力量。
人大代表方建波说,将树牢发展思维,强化拼抢意识,逢一必争、逢冠必夺、逢旗必扛,以更大的责任和担当、更多的拼搏和进取,换取综保区进位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深化改革 优化环境
政务环境是营商环境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必须把深化“放管服效”改革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突破口,加大“放”的力度,健全“管”的机制,提升“服”的质量,提高“效”的水平,着力打造亲商爱商的服务高地。
人大代表吴传、马毅说,企业的壮大、创新创业的活跃,一刻也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建议党委政府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效”改革,简化审批流程,用政府主动“瘦身”为企业“松绑”、为群众解难。
政协委员袁海宏、罗宝恒说,要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突出抓好“一件事一次办”、有诉即办、“标准地+承诺制”等重点事项。全面完成行政审批服务进中心,推动“无差别全科受理”,实现“大厅之外无审批”和“一窗通办”。
“优化营商环境,就要在‘极速’办理上下狠劲。”政协委员冯秀辉、李玺荣说,我市要强化大数据思维,着力打破行业壁垒数据壁垒,做到让投资就像网购一样简单。全面推行“不见面”办事,加快12345政务服务热线整合,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路”。
人大代表何志、吴冰峰建议,坚持审慎包容柔性执法,只要不踩红线、底线,决不一罚了之、一停了之甚至一关了之。同时,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用监管、“互联网+”监管等方式,既提高监管效能,又减少对企业的干扰。
人大代表张智广说,将把“突破”作为关键,纵深推进“放管服效”改革,持续强化“业务、服务、宣传、创新、评价”五大支撑体系建设,完善深化“一把手”坐班等工作机制,带动各级各部门党员干部千方百计解痛点、疏堵点、攻难点,打造低成本内乡。
主动服务 企业至上
企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主体。优化营商环境,必须树立服务企业就是服务经济发展的理念。代表委员们认为,全市上下要结合“观念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万人助万企”活动,主动服务,纾困帮扶,当好“金牌店小二”,促进企业更好发展。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根基。人大代表王放、侯娜说,我市高度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出台了不少措施政策,必须进一步让营商环境真正好起来,企业作为就业“稳定器”的作用才能更好发挥。要深入了解企业的真实需求,分行业、分区域着力解决企业的突出问题、共性问题,建立政企沟通平台。
政协委员张相云、姚建斌认为,政府要优化结构性减税政策,切实减少涉企收费,运用信息化手段不断提高政策惠企便利度。完善全社会互联互通的诚信体系平台,形成对企业诚信信息可查询、可追溯、可惩处的机制。
人大代表韩明聚、政协委员李迪建议,要为民营企业家成长创造宽松环境,发挥企业家资源。发扬企业家精神,用好市场“无形”的手,给具有企业家潜质的人提供发挥能力的更大空间;用好政府“有形”之手,尽可能创造一切条件,立足长远来培养具有企业家潜质的人。
人大代表袁刚、吕志刚说,将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加强服务,把高质高效解决问题作为服务企业的“金标准”,建立健全问题快速收集、快速解决机制,切实把问题找准、找透、找实、找全,对症下药、靶向治疗,真正做到“企业有需要、我们马上到,企业有期盼、我们马上办”。
人大代表贾松啸说,桐柏将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服务大提升行动,审批事项做到减无可减;开展指标大进位行动,力争各项指标在省市争先进位;开展政企大联谊行动,打造新型亲清政商关系;开展政策大普惠行动,让所有企业均等享受政策优惠。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观念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的推进、营商环境的逐步优化,南阳必将成为投资兴业、干事创业的热土。(全媒体记者 陈 琼)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阳日报社论 | 昂首奋进省副中心城市建设新征程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