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聚焦 |
南阳市全力提升城市形态和交通经纬,大城形象扑面来,两会代表委员热议城建交通高质量发展——
勾勒新蓝图 装点俏模样
南阳,这座潜力之城,是一片孕育希望、生机勃勃的热土。
过去一年,南阳市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个和谐宜居、四通八达的城市悄然崛起。
在新一年的赶考路上,南阳市将如何让城更美、路更畅,让城市形态和功能品质更符合省副中心城市的高要求呢?
在2月10日开幕的南阳市六届人大六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振奋人心定下基调:加快推动城镇壮大隆起,聚力挺起省副中心城市脊梁;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带着群众殷切的期盼和重托,参加市两会的代表委员们展开热议,畅谈想法、共话落实。
齐心协力打造活力之城
城市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事关城市品位和宜居水平,是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有力注解。
回眸去年,南阳市持续加力“四改一治”,片区开发、城中村改造压茬启动,完成拆迁38万平方米,新建游园绿地95个,打通断头路、卡脖子路5条;清洁城市美化家园“1050”专项攻坚行动全面发力,拆除违建、围墙等37.5万平方米……通过塑品质、拓功能、优环境,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幸福家园“味道”愈来愈浓,人民生活环境愈加靓丽。
在南阳,这样的景象将越来越多。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做大做强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白河两岸生态经济带;启动实施“十大城建工程”;快速推进医圣祠文化园建设;全面推进无围墙城市建设;持续推进清洁城市美化家园“1050”专项攻坚行动,打造“全省最清洁城市”……
人大代表马黎中认为,由于南阳市城建基础设施提升快速,营商环境不断提升,很多外地企业都对南阳产生浓厚兴趣,这得益于城市环境的整体提升,得到了企业家的认可。尤其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将2022年确定为南阳城市规划年,完成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启动独山片区城市设计,探索对镇平、社旗、唐河等县实行城区化管理,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向规模达到30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300万的‘双300’目标迈进”等好消息,他对此倍感振奋,期待南阳市优化区域空间布局,城市蓝图落地,实现高质量高效率跨越发展。
昔日脏乱差的火车站广场变成颜值与实用兼备的城市一景、“病”了许久的淯阳桥被拆除重建、医圣祠和卧龙文化园雏形已现……历史悠久的南阳古城焕发新颜,大城形象扑面而来。代表委员们看在眼里喜在心底。
人大代表张山说,通过城市环境配套的提升,全力打造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生态宜居、管理有序的活力新城,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同时,也将成为南阳对外招商引资、吸纳人才的重要抓手。
政协委员徐辰飞认为,城建重点项目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完善城市功能、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城区扩容提质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上下聚力畅通发展“大动脉”
交通建设,历来对于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动脉”,交通畅通关系经贸往来,连着民生与民心。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坚持“空水铁公”一体发展,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提速推进机场迁建;加快推进唐河航运;打造全国重点铁路枢纽城市;加快推动南邓、焦唐等6条高速建设。南阳正全力打通东西、南北交通“大动脉”,发展蓝海一片,未来可期。
人大代表宋明俊、满多说,加快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在交通,振兴发展的支撑也在交通。加快畅通交通“大动脉”、打通大通道、建设大枢纽、完善大网络,刻不容缓,要聚力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安全高效的现代交通体系,使南阳成为具有较强吸纳集聚能力和重要影响力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交通路网是城市的血脉。道路延伸到哪里,城市就发展到哪里。仅仅去年,南阳市新改建农村公路1462公里。政协委员吴汉卿认为,交通发达还能拉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加快构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是南阳提升发展环境的迫切需要,同时也增强了南阳对周边地区的经济辐射带动能力,为南阳高质量跨越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代表委员们畅谈着南阳蝶变,更描绘着幸福未来,他们对此信心百倍。
当下,全市上下推动崛起振兴的信心空前增强,千万干群守望南阳重塑辉煌的干劲空前激发,发展势能强劲,充分发挥交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先行官作用,南阳必将成为名副其实的省副中心城市。(全媒体记者 于欢)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2022南阳两会聚焦 |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蓄积强大发展势能
下一篇:没有了